第十四章 大结局(1/2)
是的,我们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是新的开始。
希孟安抚着容尘的情绪,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
在花钿里呆了几天后,希孟拉着容尘走到花钿之门的入口,踮起脚往外面看着。好像没有人,希孟点点头,小手紧紧抓着容尘,开启了花钿之门。
回到昔日的卧室,可里面却已经空空如也。曾经犹如帝国般富有的府邸,现在不过是破败的房子,没有一丝生气。
希孟叹口气,随着容尘的脚步小心的往外挪移。
他们这次的目的只是探路,还有能往外走几步就是几步,不然老是呆在卧房里,就算逃进花钿里,再次出来依旧是还在卧房,没有一点进展。
停滞不前可不行。
容尘小心翼翼的在前面带路,没多久就出了尘媛居。这时候才从偶尔刮过来的风里,传来几声低吟声。
希孟往声音的来源处看了几眼。那个方向应该是公公院子吧,这些人是暂时在那房里暂住的吗?也是,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富,任谁看到都会眼红的。
收回胡思乱想,希孟随着容尘的脚步小心翼翼的走到大厅边。再往前就不行了,那里有光亮,应该是有看守的人。
容尘点点头,希孟立即开启花钿之门,两人再次回到花钿里。
这次出来探路成绩不错,从大厅到后花园不远,只要到了后花园,容尘就可以抱着希孟施展轻功。然后离去。
这样打算后的第三天夜间,两人再次出来探路。这一次比上一次还要简单。上次遇到的守夜人早就睡的死死的,两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到了后花园。
时机成熟。容尘带着希孟施展轻功,逃离了顾府。
按照两人打算的,出了府就直奔海上。那里有一条海船,表面是写的别人的名字,实际上是容尘私人的财产。
寻到这艘穿,容尘用暗号找来守船人。这样趁着夜黑风高,他们踏上了逃命之路。
——————————————————
天空好像没有以前蓝了,每天都是灰蒙蒙的,好像是预告着什么。
希孟收回望天的视线。低头的时候看到几个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玩得开心。
只是大女儿和大儿子都已经十五了,却还和两个只有十岁的弟弟妹妹一起疯,这个是不是......
是啊,一晃十五年过去了。
希孟算了算,离大明国亡国不剩半年时间了。
或许她心里是期待大明朝完蛋的。没错,她是期待的。
原因有二。
其一、大明的皇帝先是囚禁了自家姐姐,虽然错在姐姐,可是他能不动声色任由姐姐做大。就表明一开始他就不信姐姐,或者姐姐走到这一步根本就是他的一个棋子。再有他恩将仇报,用武林的力量除了顾家这个元老之家,手段毒辣。
其二、二姐嫁到大金。现在改叫大清了。如果大清建立政权,那么见到二姐的希望就大了几分。
国破家亡的事情她不管,也不需要担心。这个朝代早已经没落。只是空有虚壳欺压百姓的烂政府。推翻了好,至少没多久后的康熙。可以带给人们安定的生活。
至少大清可以让百姓们过上短暂的几百面还算安居的生活。我们百姓求什么?无非就是吃饱穿暖,谁做皇帝都行。咱不关心。
“娘,你又想什么呢?”小女儿晓菊跑过来抱着希孟我的胳膊摇来摇去。
“娘在想或许用不了多久咱们又要搬家了。”
是的,没错,最多半年,肯定又要搬家了。要么继续南迁,要么就要被迫北上了。
这十五年的时间里,自家绣阁的名声已经声名远播,不仅仅是在国内众人皆知,现在就连海船上来的外商都慕名而来。
这样大的名气肯定会惹来满洲政府。大清的开国皇帝不懂汉文化,可是摄政王多尔衮懂,那个从小就最喜欢的大玉儿,皇太后懂。
开国皇帝登基大典必然要穿新龙袍,皇太后也要穿新的,摄政王更是。
而这些龙袍、凤袍上面需要绣的龙凤,全天下就属绣阁最富盛名。
“搬家?搬去哪里?”晓菊继续磨着希孟。
“乖,别吵你娘。让你娘将手里的绣品绣完。”外出归来的容尘刚进院子,就看到晓菊黏我缠我的一幕。
“爹爹!”甜甜的四个声音一起响起,四双儿女一起扑进容尘的怀里。
这十五年里,希孟一直都在绣阁忙碌,嫌少有时间陪同几个孩子。就像当年的娘亲一样,一心为了绣阁,忽略了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