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 第十三章 奥古斯特三世(1/2)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三章 奥古斯特三世
3月14日波兰大主教在晨祷上面对广大信徒们宣称,经确认,尼尔*奥古斯特的确是前前任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合法继承人,因此教会公开承认尼尔*奥古斯特拥有波兰帝国的所有权。
3月16日,尼尔*奥古斯特在华沙登基为国王,号称奥古斯特三世,欧洲朝野一片哗然。
很快整个欧洲各国的君主都知道了尼尔*奥古斯特其实就是尼尔*费伍德:沙俄帝国女皇陛下的近臣人事部长,那位传说与女皇陛下有亲密的私人关系的帝国重臣。此时他在华沙登基为王,欧洲其他国家立刻认识到这是沙俄帝国的琳娜*布斯特企图染指波兰的计划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沙俄帝国的琳娜*布斯特贪婪野心还没满足吗?最辽阔的土地、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最先进的科技技术,最富裕的国家财政……除了没有发动对外战争几乎能做的都做了吧?于是沙俄帝国的女皇陛下开始萌生了吞并其他欧洲国家的野心了?
遥远的大英帝国率先表态:拒绝承认奥古斯特三世,英国提议应该由波兰贵族议会公开选举,按照波兰的另一个奇特的传统:“自由选王制”来自主选举出“民选国王”。英国的态度立刻获得了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多数欧洲国家的赞同,许多国家都撤离了驻波大使,表示若是由奥古斯特三世当政,则将立刻断绝与波兰的国际关系。
普鲁士和奥地利也表示奥古斯特三世政府是“少数贵族”扶植的傀儡君主,为了维护友好邻邦的和平和民主,继续进军华沙。由于并不是正面面对沙俄帝国的女皇陛下,腓特烈国王也比预计的更为强硬。
波兰朝内被谎言临时蒙蔽的倾普派和倾奥派也跳出来反对,他们和倾俄派互掐起来,由于是二对一,虽然倾俄派比他们任何一方都要多,但与两者之和却恰恰拼了个势均力敌。
贵族议员们围绕在议院门口,要求召开议会,采取“一票否决制”弹劾奥古斯特三世。
一时间华沙风云再起。
尼尔在最近的信函中,将事情的进展情况作了汇报,他没有向女皇陛下提出派兵援助,却提出调动国内他手下的部分“契卡”来华沙。
3月18日,新王奥古斯特三世在华沙发表公开演讲,美人鱼广场人海云集,人们倾听着这位年轻俊美的国王慷慨激昂的演说,回想起几十年前老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在位时期波兰强硬的对外策略,很多人不由热泪盈眶。
首都日报刊登了国王演讲的全篇内容。
“在国难危急的时刻,在波兰存亡之日,我必须向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传达我的思想……波兰,祖辈创立的国度,如果你们爱她就请拿出你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坚强的站起来,抵抗敌人、保护自己保护国家……我们必须对抗缺乏道德、没有诚信的进攻……在这里,我可以诚实的告知你们:任务很艰巨,敌人很强大。但我们只能做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并向上帝喊出我们的呼声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那么我们就会获得胜利”
演讲全长两个多小时,随后奥古斯特三世从华沙出发,路经克拉科夫、格但斯克、罗兹等多个主要城市,开展巡回演讲。他以他的个人魅力迅速获得了波兰人民的一致认可,全国上下,城市乡村、贵族平民、男女老幼,都纷纷走出家门倾听国王的演讲或者抢购报纸,更有冲动的年轻人当即就带了行礼投奔部队……
一时间波兰反侵略的浪潮蓬勃迭起。
3月22日,军部与新王奥古斯特三世达成妥协,由国王统一调度对普奥联军的多方作战。令人震惊的是,国王陛下放弃了北部地区的抵抗,集调部队迎击南面的奥地利军队。为此立陶宛大公曾问询国王陛下:“普鲁士的腓特烈军队实力强劲,原本我们就无法匹敌,现如今放弃整条战线,若是让他们攻入华沙可怎么是好?”
国王陛下狡黠一笑,回答道:“你放心,腓特烈是个聪明人,就算他今天踏入华沙城,明天他也会毫不留恋的走回家去。”
由于集中兵力抗击奥地利,以及人们蓬勃激昂的斗志,波兰军队很快就在南线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原本被占领的两个省份也都退让了出来,战线顺利的一路南推,眼看就快要抵达原来的波奥边境了。
然而北部的普鲁士军却一路深入,奥古斯特三世撤离了他们沿路所有的抵抗关卡,却发出安民告示,通知普通市民完全没必要撤离。
同时腓特烈国王也极力的约束部队,并没有造成任何占领区波兰人的伤亡事故:无论将来能不能吃下这片土地,腓特烈很清楚当地的人心倒向都是至关重要的。
4月1日,普鲁士军距离华沙不足三百公里,波兰朝廷乱作一团,唯有奥古斯特三世镇定自若的穿戴一新,带领手下迎出去主动与普鲁士军接触。2日上午十点,奥古斯特三世抵达腓特烈国王大军驻地。在华沙郊外风景如画的田野中,相对而坐的腓特烈国王和奥古斯特三世简直不像是侵略国和被侵略国的君主,他们相互而笑款款而谈,亲密的就仿佛是对老朋友。
“……腓特烈国王,请恕我直言,您此次与约瑟夫二世达成的联盟过于激进了。”尼尔转动着酒杯中的酒,微笑着凝视对面的腓特烈。
腓特烈国王苦笑了一下,回答道:“您知道的,我这人有时候就是喜欢冒点险,但往往巨额收益也只有冒险才能获取,何况此时就评论成与败,尚且过早吧?我可是兵临城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