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 第三十五章 奥地利新娘(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十五章 奥地利新娘
玛丽*安东尼德从小就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命运。
她的大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荷兰摄政王; 二姐玛丽亚*阿玛丽亚与波旁*帕尔玛公国的费迪南公爵结了婚;三哥利奥波德二世因娶西班牙波旁王朝的查理三世之女玛丽亚*卢多维卡为妻,从而获取了托斯卡纳大公的桂冠;玛丽*安东尼德最喜爱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国王结婚。 五哥费迪南与摩德纳公国的继承人玛丽娅*贝娅特丽丝*冯*埃斯特结婚,以此奥地利得到了摩德纳。
哈布斯堡家族的子女无不是以政治目的为出发点缔造婚姻的,美满或者不美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国奥地利获得了权利和影响力,这也是哈布斯堡家族后裔天生的责任。
女皇十年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兰西的波旁王朝这两个欧洲最古老的家族在仇视、敌对、联盟与合作之后再度走到了一起。年仅十五岁的玛丽*安东尼德乘着马车穿越奥地利的边界向法兰西帝国进发,作为法兰西帝国皇太孙的太子妃,她终于在订婚多年之后出嫁了。
玛丽*安东尼德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从小天真烂漫深得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因此她也是家中不学无术的代表,她的法文和德文一塌糊涂,并且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政治常识,虽然音乐课由宫廷乐长直接指导,奥地利又是有名的音乐之都,但这位小公主的音乐天赋恐怕一开始就遗留在了娘胎里。
然而作为一位传统帝国的未来皇后,她的容貌和血统便代表了一切。仿佛一朵娇艳的玫瑰,玛丽*安东尼德的美貌早就在整个欧洲闻名遐迩,也许正是因为内在的空洞与无知,所以奥方更倾向于将其包装成绝世美人,以期法兰西在外貌之后不再探查内情。
玛丽*安东尼德与路易十五的皇太孙之间的婚姻变成了两国之间的一场炫富竞赛,虽然此时两国的财政都不宽裕,但是依然不愿意在老对手新同盟面前掉价。双方仅仅筹备嫁妆聘礼和规矩仪式的撮合拟定就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且不说为了婚礼欢庆和迎接宾客特意修建的宫殿和剧场,光仅仅是送嫁奥地利就特意定制了两辆昂贵的镶嵌着珠宝的马车,然而前来的迎婚的四十八辆六马马车又令奥方相形失色。
法兰西和奥地利的分界线,莱茵河上的某个小岛上短期内建造出了座木质大厦,在这座大厦中,玛丽*安东尼德将从奥地方的一个房间跨越国界,从法兰西领地上的另一个房间走出,富丽堂皇的装饰、美轮美奂的家具令来宾大开眼界。
在这座大厦中,玛丽*安东尼德褪去了身上所有属于奥地利的饰物,以华丽的法兰西宫装替代,自此她变成了个完完整整的法国人,不再属于母国奥地利。
法兰西人民对于皇太孙的婚礼还是抱有极大期望的,沿路的庆典活动、树枝上缀满的鲜花和彩带、空气中弥漫的美酒、烤肉和面包的香味都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热情。或许正是因为路易十五国王的不得人心,对未来领袖皇太孙的期盼才如此高昂。
整个法兰西在狂欢,而初次见到新婚妻子的皇太孙却显得略微呆板,他近视的眼睛呆呆的望着新娘,没有多余的动作或者表情,相比之下路易十五更殷切的像个新郎。
婚礼在凡尔赛宫举行,大主教赐福仪式之后,夫妻双方在婚约上签字留名。也许是过于激动或者紧张,也许是底蕴并不厚实的文法,反正不知为何玛丽*安东尼德在落款的末尾羽毛笔离开婚约书的刹那略微迟疑了片刻,于是纸面上留下了个黑色的墨水迹,仿佛在暗示这桩婚姻的不吉利。
新婚之夜什么都没发生,然而在欧洲的皇室婚姻间,这并不罕见。很多人会将理由归结于新郎新娘的年幼或者婚礼本身的负担沉重,但是这种夜晚的相安无事一直持续了下去。
在欧洲古典的法兰西,皇帝陛下的性生活永远是传统的国家大事。不像遥远的沙俄帝国,女皇陛下的绯闻人人好奇,但人人都无法探窥真实。
密不透风的凡尔赛,皇太孙和太子妃的寝室隔壁总是驻守着一位记录动静的近侍,每天的床单状况都被详细的登记在案,宫闱中,上至亲王公侯,下至侍从宫女,对皇太孙的无性婚姻都了解的透彻无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