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清的福晋们好 88、残废的男人(1/2)
88、残废的男人
凌波这几天老是满京城地逛,逛什么地方呢?逛蜜饯铺子。
比如现在,她就在恒福记宽敞的店堂里坐着,面前放着一小盘的话梅。
恒福记是京里老字号的点心蜜饯铺子,尤其他们的话梅和玫瑰酥,声名远播。据说就是宫里内制的,也比不上恒福记的味道。既然是老字号,总归是有些秘方的。
恒福记的掌柜也有眼力,看到店外的马车,马车旁的护卫,还有凌波通身的气派,丫鬟们的穿戴,就知道眼前的是一位贵人。若是伺候的好了,不说生意,于名声就是极好的,所以就亲自站在凌波旁边候着。
过完年太后就要去盛京了,路途遥远,车貌劳动,身子疲乏不说,还会影响食欲。太后好歹也疼了她一场,凌波就想着,准备一些蜜饯点心,或是开胃,或是生津,或是充饥,给太后路上带着吃。
绣书说道:“格格,咱们府里头就有专门做点心的,为什么还要到外头来买呢,自家做岂不是更加干净?”
凌波无奈道:“我能不知道自家做更干净更有心意,只是这会儿上哪里去找新鲜的黄梅?”
消遣时光的最佳零嘴,当然是话梅。
她原本是想让府中做点心的师傅做,或者干脆她自己学了做,但是师傅告诉她,做话梅的原材料是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俗称黄梅。
黄梅从树上采下来洗净后,放在大缸里用盐水泡浸月余,取出晒干;晒干后再用清水漂洗,再晒干;然后用糖料泡腌,再晒干——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方得话梅。
可是如今已经是冬天了,哪里还买得到新鲜的黄梅。
府里头倒是有一些库存,是专门做给李荣保的妻子福慧吃的。
福慧如今是双身子,爱吃些个酸的小零嘴。凌波原想拿府里头库存的话梅送给太后,但是尝过之后,却发现师傅为了迎合福慧的口味,特意做得酸了些。
太后是老人家的,牙关脆弱,禁不得刺激的食物,若是被这话梅酸倒了牙,那不得了。
所以,凌波只好到外头街面上找好的话梅。
福慧推荐了她几家京城里有名的点心铺子,恒福记就是其中一家。
恒福记的话梅,十蒸九晒,数月一梅,肉厚干脆、甜酸适度,而且贮存得极好,防潮防蛀,可保存数年不变质。
凌波拈起一颗话梅,瞧着外形就是极不错的,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果然满口生津,而且还有一种微微清凉的味道。
她点点头,露出了笑容,对掌柜说道:“的确不错,给我包半斤。”
“啊?是。”
掌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应了,走回柜台去。
才半斤啊……
绣书看着他失望的背影,低声道:“格格既然觉着好吃,怎么不多买一些,不说自家可以吃,就是太后一人,半斤也是不够的。”
凌波道:“虽说第一口吃着不错,但怕多吃几颗便腻。若是如此,太后带着,吃不了几颗就不想吃了,那有什么意思。况且如今离过年还有好些天呢,买早了,咱们也没有专门贮存的器皿,若是变了味道,却是不美。先买一些自己吃着,若是真个好吃不腻,等到临近太后启程了,咱们再来买。”
绣书点点头,这时候掌柜的已经捧了一只木盒子过来,盒子里头用沙皮纸包了半斤话梅。
由此可见这恒福记的匠心,装点心的木盒子也是专门定制的,盒子上还印着恒福记字样的印鉴。
绣书接过盒子,付了钱,凌波起身,正要出店。
这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主二仆三位妙龄姑娘。
绣书眼睛一亮,说道:“格格,是安珠贤格格。”
凌波闻言抬头一看,果然是安珠贤。这时候,安珠贤也看到了她,双方都笑着迎了上去,互相问好见礼。
安珠贤看到绣书手上拿着恒福记的点心盒子,便问道:“买了什么?”
凌波道:“一点话梅,做小零嘴的。”
安珠贤点头,说道:“这家的话梅是不错,其他一些点心也做得极好。我们王府的福晋,就最爱吃这家的酸梅糕。”
凌波闻言,心头一动,再看安珠贤,果然嘴角微微轻扬。
她招手让绣书过来,俯耳说了一句话,绣书便点头,往柜台走去,不多时,又多捧了两个盒子回来。
凌波对安珠贤道:“听说除了酸梅糕,这家的玫瑰酥也是极有名的,你拿一些去尝尝,算是我的一点谢意了。”
安珠贤微笑道:“那就多谢了。”
她示意丫鬟把绣书手里的两个盒子都接了过来,然后携了凌波的手往店外走。
两人都有各家的马车和护卫在店门外等着。
刚出店门,旁边突然冲过来一人,撞在凌波身上。
“哎呀,你这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