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清的福晋们好 94、把柄(1/2)
94、把柄
夏子语站在院子门口张望,金氏的丫鬟挑了帘子正要出门,一眼看见了她。
“哟,子语姑娘怎么来了?”
夏子语笑道:“早听说金姨娘女红做得好,正巧我想寻几个新鲜的花样儿。”
“是这样,先进来吧,屋里说话。”
丫鬟将她让到了屋子里。
“姨娘,子语姑娘来了。”
金氏正抱着自己的女儿芸姐儿在屋子里转着,嘴里轻轻地哄。
夏子语进了门,先给见了礼,见状说道:“呀,芸姐儿可是病了?”
金氏笑道:“有点发热,吃了药了,睡一觉约摸就好了。”
夏子语点点头,道:“那我来的不巧。”
她的目光落在芸姐儿脸上,小女孩已经睡着了,脸色因发热的缘故,比平时显得潮红一些。
芸姐儿一张圆脸,极有福相,尤其两只耳朵,饱满圆润,如同元宝。夏子语目光扫过她的耳朵,眼睛眯了一眯。
“姨娘,子语姑娘说是来讨花样儿的。”
金氏点头道:“子语姑娘且先坐会儿,我将芸姐儿放下就来。”
她将孩子抱进了里屋。
丫头招待夏子语在春凳上坐了。
“我方才瞧着姐姐像是要出门?”夏子语问。
“可不是,今儿元宵,因着芸姐儿有些发热,姨娘脱不开身,前头吃元宵也不能够去。我才要去厨房,将元宵拿到院里来。”
夏子语欠身道:“那姐姐快去罢,我不过讨几个花样儿,就走的,不必为我耽误事。”
丫头点头道:“那你稍坐。”
她走到里屋门口,道:“姨娘,我去取元宵。”
里屋传来金氏答应的声音。
丫头又对夏子语点点头,挑了帘子出门去。
金氏将芸姐儿安顿好,从里屋出来,手里拿了好几个花样子,放到炕上,招呼夏子语过去看。
“你瞧,这几个是我新描的,不知你要什么样儿。”
夏子语倾身看着,赞道:“姨娘的手可真巧。”
金氏微微笑着。
她能在简亲王府立足,靠的不仅仅是本身的风韵,还有低调的为人,就是精巧的女红,也是倍受郭佳氏喜爱的。
夏子语装作精心地挑选着花样儿,像是不经意地扫过金氏的发髻,说道:“我记得福晋给了姨娘一个翡翠嵌玛瑙的梅花簪子,配今儿的发型耳环正好,怎么没见姨娘戴呢?”
金氏心头一跳,笑了一下道:“福晋赏的,舍不得戴。”
她呵呵笑了两下。
夏子语斜睨过来,嘴角带着一丝古怪的笑意。
“只怕是丢了,也未可知吧?”
金氏脸色一僵,蹙眉道:“这话什么意思,我却不明白了。”
夏子语从袖口里取出包好的一方手帕,慢慢地打开,露出一支簪子,正是金氏丢了的翡翠嵌玛瑙的梅花簪子。
“这……”
金氏悚然地看着那簪子,仿佛见了鬼。
“我是无意中捡到这簪子的,许是姨娘什么时候不小心落下的,特特给姨娘送了来。姨娘可还记得,把它落在哪儿了?”
夏子语微微歪着头,眼睛有些斜睨着。
金氏脸色惨白。
她当然知道是落在哪里的。
郭佳氏把簪子赏给她的当日,她就跟徐正平欢好,事后发现簪子不见了,到原处找了许久都不曾见,侥幸地想着或许落在路上,或许又落在别处,或许郭佳氏不会问起,或许捡到簪子的人也并不知道她和徐正平的事情。
然而,偏偏还是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
金氏的心中,顿时一片空白。
她僵硬地挤出一个笑容,道:“我说近日怎么簪子不见了,还想着是哪个不开眼的小蹄子偷了去,原来却是姑娘捡到,真是感激不尽。”
她说着,便伸手去拿。
夏子语却将手一缩,将那簪子重新包回帕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