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幸会(1/2)
第103章幸会
这时,前面尘土飞扬,迎面跑来一大队人马。
高进定晴一看,原来是洪有福、张豹等人出营来迎接她了。
“大人,属下洪有福恭迎大人回营。”刚一照面,洪有福就飞x下马,叩倒在地。行的竟然是拜见主将之礼。
他身后的张豹等人皆照样叩倒在地:“属下恭迎大人回营。”
高进受宠若惊,赶紧双手扶起洪有福等马场领导班子成员,讪笑道:“洪大人,你们折煞高某了。”除了官阶,无论从哪方面,他们谦称一声“卑职”就是很给面子了。她高进何德何能收他们为“属下”。
洪有福涨红了脸,抱拳恭敬的说道:“大人,以前都是属下等人狗眼看人低,还望大人多多见谅。”
张豹等人在后面纷纷附和:“请大人多多见谅。”
看着一张张真挚的笑脸,高进一时语噎。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是为大陈流血致残的,他们才是大陈的功臣。然而,她只是为他们死去的战友遗孀出了自己应该出的那一份力,就得到了他们这么高的礼遇。善良的人民啊,你们咋这么容易被感动呢?要知道这离你们应得的还差得太多,太多而这世上,有那么一小撮人,就算把全世界给了他们,他们也永远不知道感恩。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哩
高进被他们的真诚深深的打动了。为了他们,她愿意再回一趟公主府。
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说事的地儿。有如凯旋的将军,一行人簇拥着高进回到了正院。一路上,洪有福向她简明扼要的汇报了接下来的安排。听说这群葛朗台为她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晚宴,高进只得咽着口水表示遗憾。她悄声对洪有福说:“我家里出了点事,我换身衣服,就得赶回去。还望洪大人帮我在弟兄们面前遮掩一二。”
洪有福闻言知雅意,抱拳轻语:“是,属下领命。”
事关重大,还是怕他听话流于表面,高进意味深长的看着他,笑道:“有洪大人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的回家陪公主过年了。”话说到这份上了,要是他还没领会“遮掩”的是什么,高进只能哀叹造化弄人了。
两只眼睛亮晶晶滴,洪有福摸着胡子,陪她干笑。
回到正房,高进粗粗梳洗一番,换上凤翅钢盔、白袍银铠、虎头战靴,系上大红猩猩毡披风,手执三尺青锋长剑,从净房里头走了出来。
长安吓了一大跳,瞪着眼问道:“驸马爷,您这是又要上哪儿去啊?”
“去公主府。”高进冷着脸往腰上系佩剑,哼道,“马备好了吗?”一想到又要去那个活死人墓,她的心情就好不起来。哼哼,如果不是为了引开暗卫,天地良心,本姑娘这一世都不会再踏入公主府的大门半步。
长安摸着头木木的答道:“备好了,就在院里。”突然间,他明白了,竖起两只大拇指,笑道,“驸马爷,好威风。就是应该这样,回去一剑砍了那个不要脸的贱人”
曹氏偷人,关本姑娘屁事。这小子……高进无语。演戏要演全套,她只不过是想穿得拉风一点,以便于抓那些暗卫滴眼球罢了。
酉时关城门。满打满算,高进只有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了。她对前来送干粮的洪有福说:“一旦仇英回来了,你立刻让她来公主府见我。”心里暗道:老天保佑,仇女侠不要耽搁太久。
洪有福以为她是惦记着马匪的事,一边递上干粮袋,一边应道:“是。请大人放心,有属下在一天,马匪们就绝不会得逞。”
高进心中一动,正色道:“记得每天都向我汇报一次。”丫丫的,一朝被蛇咬……还是有心理阴影。
一路快马加鞭,城门终于在高进和长安的身后缓缓关上。长安用袖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大呼“万幸”。
“高大人。”突然,路旁有人打了一声招呼。
高进闻声望过去。那人是一名青衣白发老者,眼熟得很。可是她却记不起他姓甚名谁来。
见老者下了马车,向自己走过来,高进赶紧翻x下马,随手把马缰扔给长安,迎上去。
“高大人,草民姓王……”老者揖首行礼。
脑子里划过一道流星,高进猛然记起了他。他就是大陈第一谏官王寅王大人。当日,在剿曹的早朝上,他因为没有紧跟皇帝老儿的步伐,被回家养病了。看样子,这段时间,小老头养得不错,红光满面,鹤发童颜的……等等,为毛小老头自称“草民”?难不成山中十日,世上已十年?本姑娘这才几天没上早朝啊?朝中人事大调整了?高进一愣,抱拳还礼:“王大人,何出此言?”
王寅风淡云清的说道:“哦,高大人这几日不在朝中,有所不知。老朽十日前,蒙圣恩,得以乞骸骨还乡。这几日辞别一些老友,过了正月就要起程还乡了。没想到,今日竟有缘得见高大人一面。甚幸。”
说起来,王寅被退休,高进也脱不了干系。她惭愧的长揖致歉:“王大人……”
王寅一把托住了她,目光如注,笑道:“高大人,惭愧的是老朽。”
高进再次愣住了。
王寅深吸一口气,轻叹道:“老朽是自愿辞官的。老朽七岁开蒙,寒窗十五载,二十二岁金榜题名,不觉已经混迹官场三十六载。一路春风得意,从小小的七品知县,做到了三品京官。可是,这官做得越大,老朽就越惶恐……说句不怕高大人笑话的荒唐话,这些日子,我特别怀念当初在湖洲当知县的那段日子。呵呵,高大人,老朽托大,问您一句。您说,这世人做官是为了什么?”
这个题目好正点高进扯起嘴角笑道:“王世伯这可问住小侄了。小侄就是个糊里糊涂混日子的,还真没细想过这事儿。”
王寅眯缝着眼睛盯着她,两眼里精光闪烁,长长的“哦”了一句,连连颌首:“好好好。”旋即哈哈大笑。
高进被他盯得后背发凉,尴尬的把话题叉开:“王世伯,回乡后有何打算?”
王寅满面春风的笑道:“一几一书,粗茶淡饭;点豆种麻,教三两顽童,混日子罢了。若是十年之后,能为我大陈多教出几个象高大人这样的混日子的官,老朽一生足矣。”
听这口气,老头是要回乡从事民办教育事业,开辟第二战场。眼见自己的仕途到头了,赶紧识相滴撤出来,专心培养下一代,好谋划高进抱拳祝福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小侄预祝世伯桃李满天下。”
王寅双手按下她的手,摇头笑道:“高大人过奖了。老朽哪有前人的那番胸襟。只不过是尸位素餐多年,老朽惭愧得很,想在余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负圣恩,不负苍生,不负少时的书生意气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