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光华年少 一一六 密会(2/2)
说着。她忽然笑了一笑,却是殊无喜色,反更显暗沉:“说不定,这一切只是我们多心呢?种种迹象,不过是要我们心惊胆战的故布疑阵而已。”
听着她的话,纪允然本已觉得云遮雾缭地事情,更添上一层浓雾,先前还能看到个模糊的轮廓,现在竟是什么也看不清了。
“那殿下准备怎么办?”纪允然怎样也想不出应对之策,不由暗恨自己的愚笨。
这是姜承昶必须做下适当决定的时刻。若是正确,自可过了这一关,一切仍在掌握;若是失误……那便将失控地滑向不可知的未来。
她闭上眼睛,许久,极慢极慢地睁开,漆黑的眸中,现出坚决之色。
“一切如旧,我们继续上路!”
华国,皇都。
这天是梁修竹轮休的日子,一早她便出了门,先到常去的店里亲自挑了几锭徽墨几枝湖笔,嘱咐老板送到家里。又往古董铺子里去,听掌柜地介绍几件新得的玩艺儿,一呆就是大半日。等她从店里离开时,已经是晌午了。
似乎是觉得饿了,她向东街走去,拐过几条小巷,就到了有名的朝成街。
朝成街是皇都有名的繁华之地,酒楼林立,人潮如织。不仅有从达官贵人们浅酌小聚的雅致酒楼,也有供平民百姓消遣的平价茶肆,汇合了形形色色三流九教地人士,一年从头热闹到尾。
以梁修竹的身份,自然不肯去那些人来人往的通堂。只见她走了半条街,最后返身折回几步路,往一家装饰精雅的酒楼而去。守在门口的跑堂迎上来,笑容满面迎着她就往楼上雅座包间去。
“客官您请,旁边的房间都订下了,恰好这间还空着,可不是说它就在等您来呢!”跑堂陪着笑,将梁修竹引到一处包厢门前,却并不开门,听梁修竹吩咐了一句捡几个拿手菜上来后,便走开了。
梁修竹亲手推开门,只见本该无人的雅间内,却赫然坐着一个人。她反手关上门,向那人拜下身去。
“微臣参见殿下。”
“梁卿这是做什么,出门在外,何需行此大礼。”太子上前止住她的动作,亲密地拉过她的手,“无需多礼,这边坐。”
梁修竹道了声谢,在客位上坐下,道:“殿下着人唤微臣前来,不知有什么事?”
“正是有事,要让你知道。”说着,太子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递与她,“你先看看。”
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梁修竹心头一跳:“这是……那边地来信?”
“不错。”
这一句后,两人便不再说话。梁修竹拆开信,很快便看完。将信递还与太子时,道:“恭喜殿下,一切如您所料。”声音中,带着由衷地感佩。
得到这位才女的敬服,太子却并不得意,淡淡一笑,道:“也没什么,知己知彼罢了。如今皇姐虽已发现那一番布置,依然决心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向宇国而去,但她地心思,却会全放回国内来。无论是派人密探传信、还是别的什么安排,总之都不会将心思再放在宇国。那位与她曾有来往的姬云飞大人无论发生了什么,她也无心过问了。而且,”太子看着梁修竹,又是一笑,“她也不会再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令弟身上,即便她有这份心思,关注的也只会是天冬。”
梁修竹低下头去,说不出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但再次确认爱弟无恙的那一份欢喜,却是实实在在超过了别的情绪的:“太子神机妙算,一举多得,微臣实在佩服。”
“何必自谦呢,此事也有你一份功劳。”太子道。
梁修竹实在想不出自己何处有功,只当是太子顺口的夸赞,便道:“殿下谬赞。”
正说话间,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客官,您要的菜来了。”
闻言,太子微笑着,压低声音道:“今日公事便到此为止,下来的事以后再说。梁卿好好吃饭吧,这家的菜品着实不错。”说罢,起身往一面墙壁走去。只见她将手探到避上一副山水画后,也不知按到了什么机关,那平滑的竹壁竟然无声地滑开,出现了一道可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窄缝。
梁修竹不敢留她,只能无声地向她一拜,再抬起头时,太子已经不见了,密道也已消失,墙壁平滑如故。这时,梁修竹才扬声说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