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光华年少 一五四 大好头颅(2/2)
姜仰泽冷汗涔涔:“本侯……我实在未想到姜承景竟如此狠辣,原本我是打算让她驾祸姜承昶,做为重要人证,她虽会被收监,却决无性命之虞。待大事定后我再将他放出,谁想那姜承景竟下如此狠手。我实在没有料到啊!”
“你以为、你想?侯爷,你想用谁去当诱饵我都无所谓,但你为什么要让她去?!”
“这……这只有她一个历国人……”
“以侯爷的聪明才智。找个愿意为你卖命的人很难么?”
在她的咄咄逼问中。姜仰泽慢慢镇定下来。初见人头时那一刻涌上的惊惧与因与记忆重叠而带来的眩晕感慢慢褪去,他重新站直了身子。沉声喝道:“放肆!即便是你们皇帝,也不敢这样与我说话!你一个小小下人,凭恃什么对我呼来喝去?!”
驯鹰师不意他会反击,呼吸一窒,刚想反驳,却意识到他说地不错。自己奉命行事,无论是身份名义,都高不过这华国皇亲侯爷去。今日不过凭一时气愤,贸贸然便带了同伴的头颅来质问他,实在不妥。
见她面色渐渐由激动变成尴尬难看,姜仰泽放缓了声音,道:“这件意外之事,本侯亦十分痛心。我并非有意令贵友丧命,全是天意弄人。本侯虽愧疚,但说到底不过是糊涂昧明,真正下令要了贵朋友性命的,却是姜承景那丫头。是她全然不顾两国情面,悍然密令暗杀贵友。即是密令,本侯也是事后才知消息,想要挽救,却已回天乏力。”
他轻轻巧巧几句话,先大方地承认是自己的责任,又将矛头指向太子,最后暗示并非自己不愿相救,实在是来不及。那驯鹰师心情潮荡波动之下,不觉便将他的话听了个七八分进去。
“侯爷此举,是想对付其他人吧?但我听说贵国太子与那一位素来不和,放着这大好机会,太子怎么会舍近求远、弃而不用呢?”
姜仰泽见状,趁机道:“阁下有所不知,这丫头表面看着一团软面,内里却极有心机。她这般做作,应该是想卖好市恩。等将来她再订下更缜密的计划出手时,别人非但不会说她无情,反会会指责另一位不知悔改呢。”
驯鹰师一惊:“如此说来,这位太子竟是位厉害人物?”
“她再厉害,也总有人看得穿她。何况,她并非贵国陛下属意之人,是么?”
听他说到“属意”二字,驯鹰师飞速看了一眼他风华犹存地面庞,又立即不着痕迹地别过头去。
“是啊,她确非陛下意属之人。”
她说到某个字眼时,语气不由自主重了一些,姜仰泽却没有听出来,只径自笑道:“往后还多有劳烦阁下之处,本侯在此先行谢过。”
“侯爷不怪我今日鲁莽已是万幸。单看侯爷如此大度,他日我自当尽力回报侯爷。”
“多谢阁下。”
两人客气几句,均觉不是久留之地,又因没什么要紧事,驯鹰师便告辞要走。姜仰泽连忙唤住她,向鹰笼一指。
驯鹰师会意,却有些犹豫:“我来时只说为侯爷送新得的幼鹰……”
姜仰泽心中大骂她没头没脑,面上却笑道:“事急从权,本侯记得贵国的风俗是要为亡者引路三日——”
“引魂之祭已毕,身躯已无用。请侯爷代为处置吧。”驯鹰师会意道。历国不若其他国家那般看重死者遗体,在她们看来,人最重要的是灵魂。历国人死后皆是停灵三日,颂经祷祝,等引魂祭礼一毕,贵体便草草埋葬。有时甚至会举行在其他四国眼中大逆不道的火葬。
姜仰泽知道她们的风俗,是以有此一问。见驯鹰师同意了,便含笑目送她离开。听着她脚步走到院门,听着门前守侯的侍从为她引路出府,直到各人的脚步声都渐渐远去了,他才将目光转到那只幕布大张的乌笼上,依旧微微含笑。
盯着那面目僵硬五官扭曲的头颅片刻,他忽然加深了笑意。甚至,还伸手在她灰败冰凉地脸上摸了一下。
“……一样地……你那时,也是像这样扭着脸么?幸好我没有去看……在我心里,你一直是最俊的,没人比得上……幸好我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