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校新生新气象(1/2)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校新生新气象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撑’。没有可爱有趣的玩具,我们可以自己挣钱买!没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餐,我们可以自己去做去争取!没有一撒一大把的银票,我们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慢慢挣回来!所有没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勤劳、我们积极奋斗来获得到!”
台上慷慨激昂,台下也是斗志高昂!年轻些的小伙子们、小娃娃一个个睁大着眼,捏着拳头,一副势要与生活搏斗的样子。
“可是,单单靠勤劳、靠我们的双手往往还是不够的——”
激昂的脸冷却,转而换上了茫然。
“我们需要受教育,我们要学习,要读书!通过学习来培养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学习中一步步发现自我,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试想一下,要是你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升,扁担倒了还不知道是个一字,你拿什么来谈未来?做生意不会算账,学炒菜看不懂菜谱,生个娃连个叫得出来的名儿还要别人帮衬……”
这一刻,台下的大多人心顿时揪紧了,被她的一番话说到心坎子里去了。
“当然,不念书、不识字,在村里照样可以过日子。我们祖祖辈辈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你能说我们的老祖宗和长辈们过得不好吗?不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种田自有种田的乐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点追求满足了。就觉得快乐了、够了、满足了、这一辈子值了……”
“可我想大多人并不想这么过!尤其是丈把高的孩子们,新发芽的竹笋儿呀,对这个世界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就看见了自己长成参天竹子、竹叶落入泥土、竹竿被人砍回去晾衣服的模样……这难道不让我们大多人觉得悲哀吗?”
静!难以言说的静!在马回村的历史上,没有一刻像现在这么安静过。
“我们常说:人一辈子呆在村子里。就像是井底下的青蛙,见不到世面。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井底下的青蛙尚有努力爬出井底。见见外面大千世界的心。我们的心里就没有这点念想?”
底下有很多人跟在后面人默默点了点头。尤其是那些半大的孩子,睁着渴望的大眼,表达着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期冀。
“每当日出东方。我们牵着一只黄牛滴答滴答走在狭窄凹凸不平的小山岗……望着东方徐徐升起的一轮红日。我想,那个时候在我们心头荡漾的绝不仅仅是温暖,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心底油然升起的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孤寂和失落——”
“那个时候,我们稚嫩的小脑袋里会浮出无数个疑问,这无数个疑问汇集到一起,凝结成一个——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不是!不是!不是!”很多人都想要这么说,只是话哽在喉咙里。无法说出。
“我听到了,听到了很多人都对我说‘不是’!”甄肥肥向前走进一点,更清楚地看见村里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她前世就已经形成了。“我希望我由衷热爱的家乡有一天能够卸下贫穷的外衣。换上象征着美丽、富饶的羽衣?——”
“我诚心期盼着:我家乡的人们能够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真诚友爱。将每个人的手牵在一起。每个人的心连到一处,每个人的劲往同一个地方使,去建设、装点我们共同的家!”
“我诚心期盼着:我家乡的孩子们能够都有学上,都有书读。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热忱。淳淳朴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我诚心期盼着:叔叔婶婶们能够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拮据生活中挤出几枚铜钱。给孩子一声叮咛、一声督促,用自己的双手载承着孩子,送他们步入学习的殿堂,许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马回村越来越好!愿你们大家能幸福安康,合家欢乐!”
…………
这天过后,马回村突然出现了许多有关马老三家丫头的传闻。
有人说,马家丫头因为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又得到了他的杨枝甘露的滋润,所以才从一个懒姑娘变成为一个聪明厉害的丫头。甚至有些信菩萨的人还在那儿揣测,观音菩萨让财丫头顿悟,是想让财丫头带领马回村人民致富来的!
而马财财口中的“三敲”,更被人神乎其神地传诵着。说是观音菩萨显灵,专门在凡间挑些有慧根的孩子来悉心栽培,被相中的孩子就能发大财、光宗耀祖。
有些人则说,马家丫头前些年并不是真的懒,而是神仙收走了她的魂,把她带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教她一大些赚钱的本领和学问,等到学成了就放她回来。所以财丫头前些年才会一直呆在屋子里,不到外面跑。所以她才会一下子变得那么有学问、有本领。
甚至还有人说,马家丫头是观音菩萨旁边的座下童子,观音菩萨派她下凡就是来体验凡间的百味生活。一日,童子见村里的孩子没书读,就将此事报告给观音菩萨,菩萨特意让她来解决村子里人家的困难,助孩子们上学的。
没有人知道这些传说是怎么来的,只知道那天过后,整个村子里的人几乎都这么说。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传说传得愈加热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