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拉纤(1/2)
第13章 拉纤
好好地洗了一回脚,虽然明知等会儿还得再踩脏,但阿雅也受不了脚上粘乎乎的感觉,洗得干干净净。在这个时代,洗衣服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没有洗衣机不说,连洗衣粉也没有,如果她现在手头有包立白,那现在这件衣服上的那个污渍,那就松松洗掉了……而不是费力地又是搓又是锤,可是污渍却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她也是有准备的。先天晚上她从灶里弄了很多草木灰,很水泡了起来,现在就在戒指空间里。取了一些草木灰的水,倒在那个污渍上,再捶,果然有效果,那个污渍慢慢地减淡了。
可惜洗衣粉的流程太复杂,不是手工能制作出来的,不然,她还真想做些洗衣粉出来卖,那肯定比鱼赚钱。
阿雅想起了肥皂的最简单做法,不由得有些心动起来,要不要做些肥皂来洗衣服?她知道现在城里的杂货店已经有肥皂卖了,而且做得还颇为精致,不过价格都很贵,那还算是“奢侈品”呢,就像后世的香奈儿5号香水一样,人人都知道那是好东西,但用得起的人,终归是少数。
阿雅当然没有想过要去买那贵得吓死人的香胰子。她是学生物的,做块最简单的肥皂是很容易的,以的也还可以慢慢改进,但是前提是,她得有足够的油脂。
下次再去集市,一定要记得买些油脂。
虽然现在路面几乎全被雨水泡开了,一走一个深深的脚印,可是却挡不住农人们丰收的喜悦,雨水不止淋透了泥地,也淋透了女贞树上的蜡花。那些洁白的如同雪花一样的蜡,经过雨水两天两夜的湿润,现在已经完全长开了,用手轻轻一捋,就掉了下来。
“今年收成不错”路上碰见了的乡亲,总是一脸喜悦的相互打招呼,“这雨下得及时啊,今年能多收些蜡了。”
蜡必须要淋了雨才好收。老枝上的蜡还好一些,树枝连蜡一起砍下,采不下来的蜡可以用水泡泡,可是新枝却是不能砍的,砍了新枝,明年就没有地方放蜡虫了,所以如果不下场透透的雨,就会有好些蜡收不回来,时间一长,那些蜡就坏掉了,自然影响收成。那可都是钱啊
幸好今年天公做美,收蜡前下了这样一场大雨,今年蜡一定全都能收回来。
王世安与王张氏也是光着脚踩着烂泥,上山采蜡去了。每天回来时,几个篮子都是装得满满的,开始熬蜡。
踩蜡是辛苦事,熬蜡更是磨人事。而因为这两天路面不干,所以没有让阿喜跟着上山,但熬蜡的事情,就全落在她身上了——采蜡确实是太辛苦了,每天回到家中,王世安与王张氏两口子,都有一种虚脱的感觉。
熬蜡很辛苦,很累人,阿雅累得想骂人,可是却不知道骂谁。骂爹与娘?看他们累得手指头都动不了了;骂奶奶?她年纪已经很大了,又是一双小脚,总不能让她做吧?骂弟弟妹妹?那也得她骂得出口才行啊。
所以阿雅就憋在心里骂,骂这个贼老天,为什么让她到了这里,来做这样辛苦的活。
熬蜡首先得烧大火,将那口专门用来熬蜡的大锅烧热后,将爹爹与娘白天采的蜡花放到锅里,蜡花随着温度的上升,慢慢地化成蜡水。可是这蜡水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因为里面有渣子。那些产蜡的虫子的尸体都在里面,虽然很细小,还有采蜡时连下来的树皮、树枝、枝叶什么的,也不少。如果不将这些除尽,这样的蜡是没有人要的。
待锅里所有的蜡花全部化成了蜡水,阿雅开始过滤。过滤要趁蜡水还热,慢慢地舀到一个专门的木桶里,让它沉静下来,渣子都沉到了底下,并在它冷却凝固之前,将上面的清液舀出,装到专门的模子里面。待到蜡液彻底冷却,将蜡倒出晾晒,白白的,非常的漂亮,这就是成品了。阿雅凑近去闻,有股淡淡的蜡香味,虽然比不上花香,却更怡人。
可是阿雅观察到,即使她小心再小心,里面仍然有些少量的渣子,那些蜡虫实在是太小了,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肯定是不能完全都沉下去的,本来它也没比蜡液重多少。
阿雅将爹爹叫了过来,让他看这些成了块状的蜡里面的渣子,王世安被她惊慌的样子吓到,急急地赶路过来,仔细看了半天,才发现不过是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蜡虫,不由得笑了,说:“很好了很好了,这已经很少了,往年的渣子比这还要多一些,阿喜不错,做事很细致呢。”
这还算少的?阿雅愕然。她当然可以想象,这蜡里面的渣子越少,肯定也就是越能卖出好价钱,可是眼前这块蜡,里面还有这样多的渣子,怎么可能卖出很高的价钱?
“这些渣子也不能糟蹋了,里面还有好些蜡呢。”王世安将蜡桶拿起来,将底下的蜡渣小心地全部刮出来,拿个口袋装上,扎紧,然后示范给阿喜看,放在大锅上煮,并且拿了个锅铲样的东西不停地翻转、挤压,将里面的最后一丝蜡都压榨出来。
这天阿雅一共煮了三锅,外加三袋子的蜡渣,晒出来的蜡模子,一共有十五块,都放在屋檐下,等着明天天亮后,在太阳底下晒晒。
待路面干得差不多时,王世安与王张氏出门干活时,便叫上了阿喜,有重要的活计要分配给她做。
这两天阿雅一直在考虑怎么才能简化熬蜡的流程,让熬蜡能够轻松一点。可是却不曾想,马上又有一件更辛苦的活计派到了她的头上,那就是搬老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