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52妹妹(承上启下篇1)(1/2)
152妹妹(承上启下篇1)
我叫刘飞鹏,碧溪镇刘家村人。
她叫潜小麦。南江乡南江村人。
我们是奥赛班唯二来自农村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背景,也有着共同的言语话题。
同学三年,我们一起带菜吃饭,一起上课学习,一起迎接考试,一起分享成绩,一起走过青春懵懂的花季雨季。
初一新生自我介绍会上,她言笑晏晏地站在讲台前,对着大家说:“大家好,我叫潜小麦,是阳光下抽枝拔节、茁壮成长的潜小麦。”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马上涌现出了,芒种时节瓦蓝天空下一望无际的麦田,那是一种像黄金般璀璨带着丰收喜悦的色彩。
她的人,像她的名字一样淳朴,每天都是笑呵呵地平易近人,但就是一刻不肯离开自己的角落座位。整天手不释卷,埋头写写画画,除了她的同桌和南薇薇,似乎没有人知道她都在看些什么、写画些什么。
时间如指上流沙。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坐在最后一排,除了一起上课学习,我们都没有其他的交集。
学校正式放寒假的前一天,班级组织大规模打扫卫生。我和同桌李泰,每人手提两只盛了水的塑料桶,玩玩闹闹向教室跑来,任水半进半出洒了一地。仗着常干农活的优势,我远远跑在了李泰的前头,得意之时还不忘回头嘲笑几句被抛在后面的他。
就这样,一个不小心,走廊的拐弯处,我撞上了潜小麦。
隆冬十二月,满满一桶冷水,冷不丁就全倒在了她的裤脚和鞋里。
我和李泰都傻了眼,闻声赶来的南薇薇和一众女生,七嘴八舌,劈头盖脸把我们骂得脸都快绿了。
作为被害人的潜小麦,除了刚刚一声尖叫,就再不出声了,咬紧牙根,倒吸着冷气,走到卫生间把裤角和鞋袜拧干了。走出来时,已是一脸风和平静,把手里的抹布丢给我说:“陈飞鹏,我要回寝室换鞋袜,等下直接回老家,你把我负责的那块玻璃擦干净了。”
我窘红着脸忙应下。她就跑下楼梯走了。那个寒假,每次从井里打水回来,我都挑得很小心翼翼,唯恐再撞了别人。心里也暗自决定,等开学了,我要告诉她,我叫刘飞鹏,不是陈飞鹏。
所谓不撞不相识,我们就这样慢慢熟悉起来,和南薇薇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从(7)班到奥赛班,一路走来,互相帮忙,互相加油。
初三的时候,我妈妈出现了耳鸣。药不对症,在小诊所里久治不愈,性情逐渐变得焦虑暴躁,家里一片愁云密布。潜小麦知道了,就给我说了一个土方子。不用明说,她就知道,会很体贴很细心地优先选择一些价格便宜,抑或农村山里就能采到的药。她果然很博学。吃过一段时间的土方子,我妈**病真的全好了。
一系列的事情中,我最喜欢看她吃东西的样子,专心致志地细细咀嚼,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筷菜蔬,即使是最普通的梅干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中,我记住了她的喜好。
比如说,她很喜欢吃嫩嫩的咸菜和萝卜干。每到秋冬时节,我就赶忙催促我妈妈挑最嫩最鲜的材料特别做腌制。鉴于她不太能吃辣,也都只稍稍洒了一点点辣椒调味。尽管我自己一点都不喜欢吃腌制品,但每次我都会带上一小盒摆在餐桌上共用。
比如说,她很喜欢吃纯天然没有农药污染的野果子。于是,没事的周末,我就满山头跑,摘些茅莓、枳具子、灯笼果带回学校。看着她咂巴着嘴吃得津津有味,嘴角绽开满足的笑容,我就会变得莫名开心,仿佛翻山越岭一点都不辛苦。
但相较于她为我家做的事情,这些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
初三的时候,有一阵子,她就拉着我,带着咸菜和萝卜干,满金田的菜市场和粮油批发市场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店主们推销我家的腌制品,请他们品尝,并询问相关事宜,美其名曰“做市场调查”。
结果,仗着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竟真的有好几家店主愿意跟我家签合同。我诧异于她的舌粲莲花,原来在学校里一直沉默少言的她,居然有这么好的口才谈判能力。
此后事情的发展,更是连连让我跌破眼镜。
她不仅帮我家拉了头批客户,还特别匿名写了一系列腌制品生产、包装、销售的策划书,图文并茂,面面俱到。此外,百忙之中,她还查了n多的资料,详细罗列了韩国泡菜、萧山榨菜的具体操作经验。
只要不是傻瓜,谁都能看出这是一份能生钱的东西。
在我爸爸妈**同意下,家庭小作坊很快就成立了。果然如她所言,我妈妈做的腌制品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肯定,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签合同。家里原先的业余小作坊,慢慢就变成了正式的腌制品加工作坊,效益竟比种田好得多,活计也比种田要省力许多。订单多了以后,我爸爸妈妈两人忙不过来,就把离乡在外打工的哥哥嫂子招了回来,全家齐心合力经营作坊。
没两年时间,小小的腌制品里竟做出了大文章。
后来的事情,她是不闻不问了。但有时,还是会貌似“漫不经心”提上几个建议。我为她的“听来的别人经验”感到好笑。她就是撇得再干净,她的名字在我家也早已是如雷贯耳。
和她一起读书的生活很开心,也让人打心眼儿里感到踏实。随便我们仨成绩的节节拔高,我以为我们仨会常常久久生活在一起,只要努力,大学会有的,工作会有的,车子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可是那一天,我却瞥到她偷偷给彭辰塞粉红信封,羞涩的红霞布满了粉颊。
我很震惊。她居然也会早恋,而且喜欢的还是一桌之隔的彭辰?虽然一中严厉禁止早恋,学生们大都也很理智,但私底下总有那么几对甜甜蜜蜜“顶风作案”的人。难道她也想吗?
我的身体钝钝地不舒服,恍若夏日雷阵雨前的憋闷烦躁,却又模模糊糊不知道原因。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来自心底潜意识里的暗恋。只是,当时年少的我,却懵懂得一无所知。
保送会上,彭辰举手表示要去国外留学。潜小麦没有交保送单,那么就是想考外地的学校了。我的心是抑制不住地欣喜,当时我就想,南薇薇要走了,我们剩下的两人,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考上同一所学校。
于是,我开始早出晚归,戒了所有的运动玩乐,每天不停地做测试,不停地向f3讨论请教,直至寝室熄灯前一刻才离开教室。
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老师们一致的表扬。我欣喜于理想的触手可及,幻想着与她一起升上高中后的快乐生活,却独独忽略了现实中的她。
后来,我才知道,初三那年的冬天,是她最脆弱最煎熬的日子,内心充满了极具的惶恐和不安。那个时候。我却是埋首书堆,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有一次,还推掉了晚间陪她穿过小树林去黄若兰老师家赴约,只为一道苦思不解的奥数题。
反而是只结识了一个学期的彭辰,陪她度过了那一段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