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2)
坐在清明殿的御座上,宗恪能看见下面跪着的人,那是他名义上的表哥,晋王郦宸的长子郦岷。
郦岷比宗恪年长一岁,块头也大,身上黑色的薄绸被一块块肌肉撑着,即便此刻跪拜在地上,也仍显得身形高大,超出普通人。刚才他进殿时,曾略微抬头,两只炯炯有光的傲慢眼睛向上匆忙一扫,虽然男人瞬间就把头低下去了,但是宗恪仍旧注意到了,那里面闪烁着狠毒的意味。
一头被暂时囚禁着的残忍的兽……他想。
晋王世子还在背他那篇歌功颂德的东西,声音又粗又沉,心怀不轨之人,阿谀之词总是比旁人要多。宗恪心里有事,没有耐性,只听了两句,就把注意力挪到别处去了。
今天阳光极好,殿内虽然黑暗,但高大的廊柱把光线整齐切割成长条,分毫不差铺在殿门口的灰色地砖上,顶上的窗棂斜斜透过太阳,在郦岷宽大的袍子一角旁,画了六个标准的金色菱形。望着地上的光暗错综,宗恪开始走神,也许是太疲惫的缘故,他不知怎么,脑子里冒出了一些全然不相干的东西……
他想起了地产公司里的那些建筑图纸。
曾经,他力荐的一个出色的园林工程师,为了新酒店的观赏绿地,和一心想减少成本、蛮横不顾规划的季兴德发了火,甩了摊子要辞职。
人是宗恪挖空心思找来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放他走?但是工程师和宗恪说,季兴德不是要造“人文风格”的酒店,他是在搭丑陋的火柴盒。最后是宗恪在俩人之间极力沟通,苦口婆心劝季兴德耐下心来,放远目光,这才最终化解了上下级矛盾,解决了问题。
因为那件事,宗恪被迫成了半个规划师。
有时候宗恪想,季兴德还真是信任他,很多次都把超出职权范围的事扔给他解决,甚至常常听从他的决断是不是当皇帝当久了,就会油然生发一种“替人扛包袱”的苦逼气质呢?
他甚至还记得,那个园林工程师年轻有为,打扮很有些朋克范儿,口头禅是“说不通啊说不通”,人是那种理想主义者,和季兴德意见相冲突时,就会叫嚷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害得宗恪常常为此抓狂……而且这位工程师干活不能没有音乐,久石让的《天空之城》一天24小时环绕在办公室里。
宗恪的耳畔,好像又响起那悠扬的乐声。再一想想,他又不由觉得好笑,一个园林工程师都有资格叫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偏偏他这个皇帝,却没有这资格。
宗恪那颗因为挂念阮沅而躁动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大殿里,一片寂静,宗恪突然回过神,晋王世子郦岷的那篇称颂之词已经念完了。
“世子这次千里进京,一路辛苦。”宗恪顿了一下,“晋王的病体如何了?”
郦岷没有抬头,恭敬道:“回陛下,家父自上年中风,如今依然行动不便,无法下床,此次太后寿辰,家父不能亲自入京觐见陛下和太后,心中十分不安。”
宗恪摇了摇头:“舅父这么多年戍守西北,殚精竭虑,现在重病缠身,不得相见,朕与太后都十分挂念,尤其是太后,最近半年时常提起,想再见一面。虽然暂时无法如愿,世子此次代替入京,等会儿太后见了,心中也必定欢喜的。”
“是。”郦岷依然跪着,时间久了,他那高大的身影被缓慢转动的日光,拖出一个巨大的黑影,慢慢遮蔽了旁边的菱形图案。
宗恪轻轻皱了皱眉,旋即又微笑道:“上次舅父他老人家进京,还是五年前。那次却没见到世子,只见到了郦岳。舅父当时曾说,要让你们兄弟一同来给太后看看,郦岳这次怎么没来呢?”
“回陛下,家父病体孱弱,舍弟留在家父身边伺候汤药,未敢跟着一同进京。”
宗恪点了点头:“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孝顺,这很好。世子这次入京,一路跋涉七个州县,途中可平安否?有无发生意外?”
宗恪的声音平淡轻柔,像是随口问的,但他知道殿下跪着的人,一定听得懂里面的意思。
果然,郦岷的身姿,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抖动,但旋即回答:“世道平静,天下享安泰,臣这一路只看见百姓安居乐业,各处均是称颂陛下圣明之声,就连定州西南原本盗匪出没的柳岗一带,如今都无风无浪,后来臣才得知,今春,岑将军率兵在当地剿匪十分得力,官员无不赞颂陛下英明,臣原本的担心,却是白费了。”
宗恪点了点头,笑道:“一路平安就好。太后在慈宁宫,你先去吧,别让长辈操心等待。”
“是!”
结束觐见,宗恪匆匆回到寝宫,他记挂着阮沅的伤,没有心思处理别的事情。
回到房间,泉子正从里面出来,手里端着一盆污红的血水。他一见宗恪回来,刚想开口,宗恪却来不及理他,直接进屋。
“怎么样?”他问崔景明。
“回陛下,血已经止住了。”崔景明赶紧说,“可是伤得不轻。”
宗恪压抑的怒气跟着冒出来了,“这白痴!拿手去接对方的利刃,能不伤么!”
“陛下,阮尚仪两只手被割伤得非常严重……”
宗恪一怔!
“会残废?!”他一下紧张起来!
“可能有轻微的影响。”崔景明说,“不过……”
看老御医神色古怪,宗恪一怔:“怎么了?”
崔景明做了个手势,“陛下,请到这边,容老臣细禀。”
宗恪看了一眼哭累了、昏昏欲睡的阮沅,跟着崔景明走到隔壁,坐下来。
“你说吧。”宗恪说,“不管是什么问题,尽管照实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