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仁义(1/2)
泰丰钱庄格局与传统的钱庄银楼没什么两样。楼下是柜面,柜面设计成半圆拱形,柜面上面有加固的防盗的铁栅栏,只在下方开了一个方形的传递口,用来传递现金票据等。二楼是办公之用。忙碌了一天,梅可卿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这些年来,梅可卿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扑在了泰丰钱庄上。这不仅仅是为梅家赚钱那么简单,更是梅家的文化传承与延续。梅可卿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
一位身着灰色长衫,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到了梅可卿的身旁:“梅掌柜,我刚刚算了一下,咱们泰丰今天一天就新增了二百户储户啊。”
“难为这些储户对泰丰的信任,真的很感激他们。佟掌柜,你还没回家啊?”梅可卿对身旁的这位高大男士说。
佟掌柜,原名佟天河,相貌算不上英俊,但是却一脸的忠厚。
“梅掌柜,今天又加了储户0.5厘的利息,可是,最近几个月的报表情况来看,我们泰丰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有些公司的贷款早已经到期了,可是却面临着公司倒闭,还不出贷款的情况,像昌记棉纱厂等……”
“佟掌柜,这个,我知道……我相信这些公司,他们都是我们泰丰的长期合作伙伴,暂时还不出贷款,我想…..公司一定有他们的苦衷。泰丰之所以走到今天,都是靠的这些公司和储户的一路扶持,你知道吗,在泰丰最艰难的时候,昌记棉纱厂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不仅主动减少利息,还发动同行的棉纱厂将钱存入泰丰,如今…..他们有困难,我想这只是暂时的。父亲常常教导我,做生意就是做人,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沉默片刻。
“可卿……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歇息吧……”佟天河的目光真诚温柔。
这样的目光,梅可卿已经无数次的交汇过,她避开了佟天河的目光,垂下了眼帘说:“佟掌柜,以后……以后在公司还是叫我梅掌柜吧……”
……….
………..
梅家大院在贝当路(今衡山路)上,这座掩映在法式梧桐树下的小别墅,是梅开泰来上海之后,从一位晚清的红顶商人那儿买下的,纯中式的装修风格,厅堂采用了明清时期的家具摆设,尤其是客厅正中央的两个楷书字体“仁义”,浑然天成,苍劲有力,成了整个客厅的亮点。
“小姐回来了。”开门的是梅家的管家关叔。梅可卿刚跨进家门,关叔就递上一块白色的热毛巾说:“来,小姐,擦把脸吧,待会就开饭了。”
“好的,关叔,我先去换身衣裳。”
梅可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唯有在这间房间里,梅可卿才能感觉到自己依然是闺中待嫁的女孩儿。
她将礼帽挂在衣帽架上,一头乌黑馨香的长发散落了下来。她又换上了一身丝缎绣花粉色中式小夹袄,女孩子婀娜身姿和妩媚尽显无疑。说老实话,梅可卿喜欢做回自己女孩本色,可是为了梅家的祖业,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她唯有将自己柔弱的儿女之情,掩盖在了那身男士西服和黑色礼帽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