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伪币计划(1/2)
上海虹口,是民国时期日本人在沪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在上海沦陷期间,虹口素有小东京之称。尤其是香烟桥路,一到夜晚,两旁的小酒馆,小酒吧里闪着魅惑的灯光,狭长的小路,不时有踢踏踢踏的木屐碰击青石路的声音,三五个涂着厚粉的日本女人,身着和服,说笑着,脚上的白袜子和涂的犹如砌墙头那样惨白的脸庞,在清幽的路灯下,显得格外的刺眼。
有时,又会从日式的窗户里,隐约传来酒醉后,男人含混不清的日式小调民谣,这凄楚的歌声里,常常伴着哭腔,与其说在唱歌,不如说是战时,日人在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唯有在这条狭长的小路上,那些个为了战争而背井离乡的日人,暂时找到了慰藉乡愁的地方,熟悉的家乡曲调,熟悉的乡音,熟悉的饭菜香味,熟悉的日本女人的温柔气息。
这条并不出名的小路,俨然成了民国时期上海沦陷后,日本商人,军官军人的临时家园,他们或许在这里买醉,贪图一醉方休之后的快感,或许扑到在某个女人的怀里,贪恋一下日本女人独有的温存,享受因战争而久违的母性回归。
一家名为京都酒馆的木门前,一位男人望了望门口的闪着霓虹灯的招牌,确认这是京都酒馆之后,掀开了画有日本侍女图的布帘门,走了进去。他便是日汪政府财政部长周达海。
小酒馆内灯光柔和,一位穿着和服,年约三十左右的女人鞠着躬,笑脸相迎道:“是周先生吗,土肥原先生和山本先生已经恭候多时了。”说完,弯下腰,将周达海的鞋子放好。
一位身穿日本陆军军官服,年龄四十左右,留着一戳小胡子的男人,看见周达海进来,立马从榻榻米上起身,恭敬的向他鞠了一躬道:“在下土肥原,在此恭候周先生到来。”
周达海也用中国的握手之礼仪,互相打了招呼后,三人就盘腿而坐在日式的榻榻米上。
“容我介绍一下……”土肥原指着坐在身边的,脸型削瘦,戴着一副圆镜片的男人道:“这位是我们日本的“支那通”山本藏一先生,他也是日本登户研究所的所长,中国货币研究专家。”
三本向周达海点了点头。三本藏一长期生活在中国,因此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与土肥原两人都被日本陆军部称之为“支那通”。
三本是一位不善言笑的人,与他削瘦黝黑的脸庞极为相衬,厚底圆镜片后面,是一对善于观察与思考的眼睛。
“一直有所闻,登户研究所,还请问三本先生,设在神奈川县的登户研究所,具体是研究什么项目的?”周达海笑着问道。
三本藏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和人说话,总是习惯先点一点头,然后不苟言笑的道:“登户研究所主要是研究各国的金融为主,现阶段,东条英机先生正式给了我们登户研究所一项使命,那就是研究中国国民政府的法币,然后伪造国民政府法币计划,事实上,伪造国民政府法币,是我们蓄谋已久的一个计划。”三本藏一如实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