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土纸印钞(1/2)
“能,小姐。我记得我爷爷做土纸的时候,选用的就是现在的春竹,因为刚开春的竹子,鲜嫩水头好,看到竹子开衩,长嫩叶的时候,那也是竹子最嫩的时候。”雨桐将那棵嫩绿色的竹子砍到,那竹子吸收了早春时节的温润的雨水,枝头的嫩叶碧绿青翠,散发着阵阵的清香。只见雨桐将倒在地上的竹子,用砍刀砍成了四节:“将这竹子砍成越细越好,待会泡在浸泡在大桶里,那桶里的水,有讲究,必须要干净没有任何杂质掉落进去,就这样,要浸泡两天两夜,水里面还需要加入石灰进去。这过程,我们老家叫熬竹麻。”
“那两天以后怎么样呢?”可卿对这种传统工艺,明显有着强烈的兴趣。
雨桐红扑扑的脸上,笑着道:“接下去,就要舂竹麻了,也就像乡下舂米那样,把浸泡过的竹麻,捣烂成泥,当然,我做的量不多,用手工捣烂就可以了,我们乡下人家,做的土纸量多,就要用到一种叫石锥的东西,那是需要两人,站在那石锥上,一上一下的来回捣烂的。捣烂后的泥就是纸浆了,然后,还要抄纸帘,就是将纸浆平铺在竹帘子上,拿出去晒干,这抄的时候,可有讲究啦,“抄”的多与少,就直接关系到纸张的厚薄程度的,这点,我恐怕还不行,我爷爷可是“抄纸帘”的好手,他抄起来的纸浆,厚薄程度均匀,一点都不浪费纸浆,做出来的土纸厚薄正好。”
可卿见雨桐将砍断的竹子已经浸在了大桶里,又去院子里的那口水井里,打了几桶井水,往那大桶里灌进去,然后,又从一个袋子里倒了点白色的粉末入了桶里,道:“这石灰粉,还是我和祥叔要的,幸亏祥叔那儿还藏着点石灰粉,要不然,这土纸就做不成了,放多少石灰,也是有讲究的,放多放少,也会影响土纸的质量的,我也是凭着记忆,想象当年我爷爷放的石灰的多少,呵呵……可能不准呢。”雨桐憨憨的笑着。
“现在你们家乡的乡亲们,还在做这土纸吗?”可卿想起了这个问题。
“做,几乎许多传统的土纸人家,还在继续做着这土纸呢,据爷爷说,这土纸是从明朝开始的,以后就一直没有停过。”雨桐道。
可卿听着雨桐的一番话,若有所思,又想起了昨晚,昌鸿说过的日本纸币为何没有被伪造的道理,原来日本的纸币中,添加了一种唯有日本才有的一种桑树品种的植物纤维,也就是利用了某种事物的稀缺性,将这种稀缺的东西,载入纸币中,起到很大的防伪效果。
想到这里,可卿的眼前一亮,这抗币主要是在鲁豫山区一带流通,如果,这抗币的纸质选用当地的土纸去印制,也就是索性用最土的办法,粗糙的纸张和落后的工艺,也会成为制胜的法宝。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雀跃不已,她第一想到的就是想将这个想法告诉昌鸿。
可卿对雨桐道:“雨桐,你先忙着,我去去就来。”
“唉,小姐,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雨桐去做吧。”
可卿报以微笑,道了一句“谢谢你,雨桐。”
把雨桐搞得丈二摸不着头脑,愣愣的站在那,不知所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