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刘备受封大司马(袁术败亡)(2/2)
刘备早已和关羽等人想好应对之策,看完之后他当即回书,同袁绍一般,大体是让曹操尽管起兵,之后自己定会相助云云。
待那使者拿了回书,趁机对刘备进言道:“孙伯符欲自求大司马,被曹公挡了回去。曹公曾言:当今之世,只有刘皇叔平定黄巾、扶保汉室、讨伐逆贼,如此功勋卓著之臣,才堪当此大任。”
关羽在旁听这使者大拍马屁,不由得心中暗哂“老曹唯恐他与袁绍大战之际,我等趁机偷袭。所以使出这移祸之计,让孙策与我等火并。不过这里面利大于弊,便是被你利用一次,又有何妨?却不知道孙伯符知道后,会做如何反应。”
却说曹操在派出使者之后,故意放出消息,让孙策知悉天子诏封刘备大司马之事。
孙策知道后,不禁勃然大怒,他厉声喝到:“这大耳贼怎敢如此!他明知我欲求大司马之位,还敢坦而守之。他敢夺我官职,我誓夺他江淮之地!”
张昭见他又在那急躁,赶紧劝到:“此是曹操诡计,主公切勿当真。”
孙策虽然明白,但他气得脑袋嗡嗡作响,咬牙道:“我好歹是当世英雄。让这无能之辈夺我官职,我心中实在不甘!”
张昭听他如是说,不由得眉头微皱。心道孙策真不够稳重。刘玄德能让关、张、赵、黄之辈,为其驱驰。有怎会是易与之辈?
想到这里张昭心头一叹,他明白堵不如疏,便对孙策说:“我有一计,若是能成,可让主公出此恶气。”
孙策赶紧问道:“张子布有何良策?”
张昭说:“主公可修书刘备,贺其受封大司马一职。然后说愿帮其攻灭吕布,只求得到柴桑,好攻伐刘表为父报仇。等得了柴桑之后,便有机会趁势攻入江淮。”
孙策听后大喜,便依张昭之言。
周瑜在侧见之未发一言,他知张昭恐孙策急躁,遂出此计以安其心。若计谋成了更好,就算不成,孙策的火气过去,也能静下心来谋划攻伐豫章。
等孙策使者到了平舆。刘备见书之后,便命人款留来使,候发回书。其后便招两位谋士同关羽一齐商议。
待见了书信,关羽哂然一笑,对众人说道:“我耗费无数心力,才将孙策锁在长江以南。他竟想以此拙劣计谋,便夺了柴桑。孙策便是再不通计谋,也不该如此藐视于我。”
贾诩双眼为眯,摇头说道:“我看此计有两层意思。”
关羽听他这么一说,却怎么也想不通,待他看向陈宫,见其也是皱眉。
然后便听大哥问道:“还请文和先生明言。”
贾诩笑道:“怕是孙策因求大司马不得,反被主公所受,所以心生邪火。有人为安其心,使出这一石二鸟之计。就算是瞒不过我等,对孙策的缓兵之计也成了。”
关羽听后点头,未成想还能这般用计。然后他坏笑道:“文和先生可有办法,再给他添一把火?”
正是:
自求三公而不得,反将司马与玄德。
只为消其无名火,发书平舆假做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