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国舅刺杀刘皇叔(2/2)
朕夙夜忧思,值此内外交困,恐天下将危。
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关羽看完之后,更加义愤填膺,此诏去年三月便已写好,看来这个献帝,惦念着自己大哥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董承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他想杀死刘备,然后妄图借这份诏书,白得这江淮基业。
关羽凤目开阖之间,心思电转“这个献帝从小被人囚禁,真是让这些所谓的忠臣,给三言两语哄傻了。真以为董承得了江淮基业,自己就能稳坐龙庭了?这个国舅,本就是西凉派系的军阀,他便没有自立之心?”
想到这些,关羽不顾大哥醒来会怪罪,冷然道:“盖因先帝失德,沉湎酒色,卖爵鬻官,杀忠止谏,纵容逆阉。以致天下大乱,四方扰攘,盗贼蜂起,生灵涂炭。今上又仁政不施,恩泽不降,忠言不纳,是非不分。以致国体全无,让此逆贼心怀叵测,扰乱视听,面谀主上,迫害忠良。当将这血书与董承,一并交与曹操。让他好声劝谏,以正视听,使天子明白仁君之道。”
此时在这平舆,恐怕除了刘备,再无一人心向献帝。他们纷纷说道:“却该如此。”
刘邈说道:“我这便与诸王一齐上疏,劝谏天子。”
孔融止之曰:“不可,此刻时机未到,恐怕再添事端。让主公背负不义之名。”
刘邈见众人均是反对,便不提此事。
陈宫拢着袖子,面无表情道:“天子对主公如此忌惮,怕是也有郭嘉、荀的阴谋。”他说完后,贾诩在旁点头赞同。
关羽刚刚看那血书,没有马腾之名,便问道:“不知其他四人性命如何?”
贾诩明白关羽的心思,说道:“其余人皆被曹操所杀,三族尽灭。只有这董承逃了出来。他身怀血诏,曹操可不敢肆意纵他离开。”
关羽点点头,随后对众人说道:“诸公放心,大哥此刻因为伤势初愈,身体虚弱方才昏迷。再过个三两日,便能醒转过来。”
众官听后,方才松了口气。若是刘备一直昏迷下去,等消息泄露出去,恐怕江淮真要生变。
待诸人商议毕,孔融拟书一封,把董承用枷钉了,遣使赍书押解董承,一同前往陈留去见曹操。
此时曹操还未和袁绍决战,其尚在陈留。
待见了那血书密诏之后,曹操勃然大怒。他杀了董承犹不解气,提剑率众连夜闯入宫中,又是一番清洗。自此献帝威严尽失。
却说自关羽回到平舆之后,刘备不过两日便醒转过来。
待刘备知道那血诏上的内容后,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哀声说道:“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汉室衰微,天子蒙尘。备与公等一般,只求匡扶汉室,安邦定国耳。今却有小人进谀,蒙蔽圣听,竟让备与这权奸同列,何其悲乎!”说罢,便在那哭泣。
此时只有关羽、张飞、贾诩、陈宫四人在场,他们连连劝说,让刘备莫要哭伤了身体。
未几,刘备缓转过来,突然想起了董承,便问道:“不知董国舅现在何处?”
张飞听后立马便着:“大哥!这逆贼都把你害成这样,你竟然还叫他国舅。”
刘备说:“我这般不是敬他身份,是敬重天子也。”
张飞说道:“天子都把你害成这样了,大哥还管他作甚!”
刘备叱道:“三弟!休得胡说。”
张飞怕大哥刚刚伤愈,再气坏了身体,遂不敢多言。
关羽见大哥这般,为了断他念头,直接说道:“那反贼让某做主,连同血书一同给送去陈留了。”
刘备听后立时急了:“二弟你真是有欠考虑,你我兄弟俱是一体,这般不是献我于不义?”
陈宫与贾诩对视,见他点头,便紧接着说道:“非也。主公若纵容这逆贼,以致天子有过而不斧正,便是谄谀媚主。这不是忠臣所为,不合天下大义。”
贾诩也在旁扇风:“陈公台之言极是。若主公只顾惜自己羽毛,恐失众人之望。”
刘备见两人都在劝说。想到反正二弟都已经做了,便叹了口气,也就这么认了。
正是:
亡国君主自多疑,不识忠良只认谀。
贤良之士共聚义,皆欲从龙起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