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夜宿(2/2)
松花江水路在县城东十几里外流过,江边设有一个港口,天河小鬼子们,通过这条水路,从省城运来各种生活和战略物资,并把抢夺而来的各种资源,通过水路运送至省城,再由省城运回国内。同时,把从国内迁出的开拓团民,通过水路运至东北各地,港口的战略地位异常突出,为了保证港口安全,小鬼子在城东同时建起了两座炮楼,负责日常警戒、保护,防止港口遭到抗联武装的破坏。
小鬼子战败投降,炮楼随之被废弃。建国后,五个炮楼其中的三个,因为防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逐一拆除。还有一座炮楼,在更早以前,出于天河县小家小户的建设需求,被老百姓们明里暗里,擅自毁去,东家几十块,西家几百块,墙体红砖被老百姓们拆回家,用来盖起了狗窝、鸡架,等等。
最后一座炮楼,因为紧邻农业高中,在建设该高中时,炮楼被废物利用,改做了大烟囱。
由此推断,从排烟口钻出去,下一步应该是农业高中的锅炉房,而燕赵刚刚深入地底,遇到的那间石室,肯定是鬼子另一座炮楼的最底层。炮楼建在地面之上,谁能想到底部竟然是连通的。
********
最近一段日子,燕赵经常使用道符,已经习以为常,浑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行为已经给清源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他把方才的推测告诉清源、绿豆,清源表面上虽然装做若无其事,心中疑惑重重,只是因为还未能完全脱离险境,暂时隐忍未发。
最近一段日子,燕赵经常使用道符,已经习以为常,浑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行为已经给清源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他把方才的推测告诉清源、绿豆,清源表面上虽然装做若无其事,心中疑惑重重,只是因为还未能完全脱离险境,暂时隐忍未发。
三个人早已经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如果一直站在夜空下,继续接受暴雨的洗礼,难免会患上这样那样的疾病。于是,一个接着一个,鱼贯钻进只能容一个人缓慢爬行的烟灰进出通道,手脚并用,爬了出来。
锅炉房内漆黑一片,燕赵目不视物,摸索着找到大门,幸好大门没有上锁,燕赵打开门,一丝光线,随着一阵冷风、一片急雨,带着一股寒意,扑面而来,燕赵冷得一哆嗦,却终于借着浅淡的电光,看清楚了屋内的状况。
季节正在夏末,还未到取暖的时节,锅炉并没在屋内,可能被拆走了送去维修。燕赵庆幸幸好锅炉不在,不然,如果锅炉正接在出烟口上,再想要从出烟口钻出来,除了变成苍蝇,否则,连门儿都没有。
锅炉房内空空荡荡,只在一个角落里堆着数吨去年烧剩下的柴煤,上面用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防止受潮。三个人各自找到一块平整干净干燥的位置,把塑料布拆下来铺在地上,燕赵再次把房门关紧,防止风雨进入。
三个人各执一处,或坐或躺,各揣心事,一言不发,精神完全放松下来。
此时,锅炉房外,风正急、雨正骤、夜正浓!燕赵虽然知道今夕是何夕,却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夜里哪个时辰?此情此景之下,若是冒雨赶回小水旗村,徒然无益。
风雨天留客!既然已然无法回家,群鬼又已经被成功封堵在地底,无法冲上地面,燕赵决定今晚便在此处过夜,待风停雨歇,红日再升之时,再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