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欲速却不达(2/2)
燕老三凭着记忆,指引燕赵找到了当年城隍庙的旧址。三口废弃的砖窑,间隔三十余米,并排而建,窑门四敞大开,燕赵从北门入,又自西来,近水楼台,走进位置最西的一孔砖窑内,一股浓重的煤灰气息迎面扑来,燕赵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他的鼻子养尊处优,在院子里闻惯了野花野草的清香气息,陡然闻到灰尘的土味儿,燕赵十分不舒服。
砖窑口朝南,内部是清一色的红砖水泥结构,窑口呈长方形,高两米,宽三米,顶部半米左右,墙壁较厚,向内收缩,横向比下部略窄。底部靠墙的位置,东西两侧各建有一个二尺高的凹槽,顺着窑洞走向向内延伸。
燕赵对这些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一窍不通,不明白好端端的一个砖窑,为什么不建得规规矩矩的,反而弄成这副模样?
天河县人民纯朴善良,既爱家,更爱国、爱党。当年,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天河罪证的小鬼子炮楼儿,被他们偷偷摸摸的给拆了个四分之三;代表封建迷信活动的城隍庙,最终也没能幸免,在除“四旧”中,倒在了天河人民的脚下。
然而,天河县工业局投资兴建的这个红砖厂,尽管十几年无人管理,天河百姓们也不富裕,盖个房子还需要和泥、拓坯,拧拉和辫子(一米多高的杨草,几百根拧在一起,对折,在黄土稀泥里搅拌均匀,捞上来,农村话叫拉和辫子。东北农村盖草房,把这种拉和辫子从地表一层一层的码起来,码到房梁的位置,做墙体,既结实,又保暖,还柔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惦记**的这点财产,十几年下来,三个砖窑,除了个别窑口有百十块红砖脱落之外,其它一切,除了风化陈旧之外,都和刚建时一模一样。
砖窑内气候干燥,自南至北延伸,越来越低,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之下!
砖窑往地底下建,不闹鬼才怪!燕赵暗暗嘀咕。他叫绿豆帮他脱下外衣外裤,把缠住石膏的绷带也解了下来,拧干水份,让风吹干身上的水珠儿,再重新穿上,绑好,感觉神清气爽,舒服了许多,唯一还让他觉得有些遗憾的,就是鞋窠里的水,倒干净了也粘乎乎的,潮不达的难受。
燕老三、清源、绿豆,相继把湿衣服弄成半干,四个人重新开过天眼,又重新服下隐身符,打着手电,燕赵、清源贴着砖窑的左侧,绿豆、燕老三靠着右侧,各举手电,向砖窑深处摸去,搜索易老鬼的下落......
可能是为了在烧窑时受热均匀,砖窑的长度只有几十米,小而精。燕赵带头,仔仔细细,在砖窑内来回搜索了两遍,连犄角旮旯都没放过,清源把幻真术也用上了,没有任何发现,连易天霸的一根寒毛儿都没找到,燕赵微微有些失望......
接连走遍三眼弃窑,两手空空,燕赵不死心,又提议把砖场当年的办公用房也搜查了一遍儿,最终,仍是一无所获。
“草!我早就说过,鬼话不可信,尤其是女鬼的话!”绿豆又开始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给燕赵打破头榫子。
幻花易醒,一梦浮生!燕赵的一腔美梦,彻底化为了泡影,颓然坐在西首砖窑前,双眼无神,魂游天外。兰雨曦被锁在地底,正望眼欲穿,等候自己凯旋而归的消息,自己费尽周折,却劳而无功。欲速不达啊!燕赵内疚自责,靠着墙,黯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