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山(2/2)
悲歌无所事事,也留下来陪燕赵,每天和绿豆打鱼摸虾,为燕赵改善伙食。
反正都是光棍,孤家寡人一个,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在哪儿都是呆。
**********
这次外出,舞倾城随队去了长白山天池,在天池脚下,她探访了几处前朝的古迹,其中有几处,还和点游族有关,不过,科研价值不大,远不如她在地下拍摄回来的那几组照片。
前后三组照片,舞倾城全部打印出来,自己研究不通,便向老一辈的考古专家请教。
最终,这几组照片,终于引起了一个权威专家的注意......
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的博大深远,流传百世;有的短暂空蒙,昙花一现。点游文化,更在这之外,甚至可以称为没有文化......
一个没有文字,没有文化的民族,却流传下来许多精典的传说,让人很能理解,互相矛盾。这种矛盾的统一体,一直牵绕着舞倾城的科研之心。
**********
连续三天三夜的大雪,倾城而落。浓浓的夜色之中,推窗仰望。天河县,2005年的第一场雪映着清香扑面而来,夜色已经阑珊,街路寂寥。
耳边,只有村外的牛车经过大路时发出的“嘎嘎”声响,寂寞的午夜如此清晰。燕赵端着一杯暖茶,暖暖地在融合着温度在冬日的夜空袅袅升起。盈盈的、温暖的雪透过手指的缝隙落下,这一刻,他感觉到时光从他手中轻轻滑落。
锦瑟年华,似水流年,张开手,十年时光,慢慢流淌,他已到中年。午夜,香溢满屋......
他的心情,莫名的惆怅起来。
自古以来,文人大都喜欢伤春悲秋,感怀身世,燕赵也不能免俗。
隔壁的绿豆、悲歌,早已经梦入了二道岭,燕赵还在落寞,人生,自当轰轰烈烈,生命,并不在乎长短,在乎的,是质量、是拼搏......
盗墓,并非就一定是坏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既能利家,又能利国,谁能说这件事不正确呢?
他还在纠结的时刻,房门,被轻轻敲响,“咚”“咚”“咚”......
草!三更半夜,有谁会闲得不睡觉,踏雪而来呢?古人喜欢雪夜访友,今天的人,貌似,早已经没有了这个兴致,抛却了这个优良的传统习惯。
燕赵想不明白,默默的来到门前,轻轻打开屋门。
舞倾城,顶着漫天风雪,带着一缕幽香,扑入了燕赵的怀中。
燕赵喜极而泣,紧紧搂住舞倾城,心中热血沸腾,正想有所作为的时候,从门外又走进了两个人,风雪盈天,他们,几乎变成了雪人。
草!每次要到这种关键时刻,燕赵总会被无端的打断,他打起精神,在舞倾城的热情介绍下,把两个考古专家迎进里屋。
一番寒暄,你有心,我有意,双方很快就达成了默契,共同盗墓,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