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魔鬼城(六)(1/2)
大雪一停,魔鬼城马上热闹了起来,雪地上,到处都是清晰的动物脚印,各式各样,感受到那隐藏的生机。
燕赵仔细观察了一大段路,还好,没有狼群的足迹。看来,剩下的几头狼,应该都躲起来了。他环视四周,喃喃自语,希望不要再遇上。
空气虽然很温和,但是,天空中并没有太阳,无法辩别方位,燕赵用罗盘找到北方,司机师傅临走时告诉过他,向北走二里地,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燕赵想找个向导,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不过,最后,司机摇了摇头,意思是很难,要横穿魔鬼城,恐怕那里的村民都不会有什么兴趣。
一路顺畅,在一座不大的小山坡下,背风窝子里,燕赵看到了那个小小村落。
严格的说,这里连小村落都称不上,只有十一、二间民房,稀稀落落的,互相之间相隔很远,都是依地势而建的。
几家房子的烟卤上,正在冒着袅袅的炊烟,直冲云天,在西北有季风中摇曳。
大雪封路,不能进出,村民们也都起得都晚,此时才做饭,享受着生活赋予的难得宁静。
穿过厚重的石墙,偶尔能够看到,十几只大骆驼,拴在几户人家的院子里,或站或卧,啃着饲料。
草!这是最好的运输工具啊!燕赵大喜,这次,他们带在身上的装备,比上次多出了一倍不止。
一共六个人,一个老头儿,两个女人,只有他和绿豆、悲歌三个生力军,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们身上,六个人的活儿,三个人干,哪能不累。
燕赵踏着积雪,向最近的一家院子走去,那户人家,门里拴着两头高大的骆驼,租来一头就够用了,实在不行,就买下来,反正都是任子啸那个瘪犊子出钱,花着不心疼。
另外,少了任子啸和一陆、玉静三个人,经费变得绰绰有余起来。
**********
这户农家,是典型的维族人,一家四口,老夫妻和两个漂亮的女儿......
燕赵推门进院的时候,和推门而出的男主人走了个对对碰,男主人五十余岁,一脸虬须,高大威猛。
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而好客的民族,看到有客人上门,男主人大喜,放下手中的破碗,把右手放在左胸前,把身体向前倾侧大约三十度,嘴里说了一句:“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
燕赵虽然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但是从他脸上的表情,能看出这是一句虔诚的祝福。
主人热情的把燕赵一行人迎了进去,又大声招呼家人待客。
主人家的普通话普遍说得不好,燕赵勉强能听得懂,傻傻的被主人迎进屋,傻傻的被按着坐下,傻傻的看着一家四口,忙前忙后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待客之道,燕赵不了解维族人的生活习惯,不敢贸然打扰,胆战心惊的看着,生怕哪件事做错了,引起主人的不快。
王教授对考古在行,对这些人情事故一窍不通,来之前,又约好了的,路上一切听从燕赵的安排,燕赵出面应对,他乐得清闲。
燕赵却是紧张得大冬天也不觉得冷,全身冒汗。
茶,方块糖、冰糖、葡萄干、果酱以及各种小点心和饼干,一件一件端到燕赵面前,他们象征性的挨个尝了尝,味道很不错......
吃过饭,主人竟然又端出一盆瓜果来招待,数天寒天,居然还有这么新鲜的水果,燕赵既惊又喜,吃了两口,味道甘美。
两个主人家的女孩儿,怀中抱着叫不出名字的乐器,载歌载舞,气氛热烈而融洽,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燕赵十分感动,中华儿女一家亲,走到哪儿,都是家啊。
**********
饭后闲谈,燕赵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想租借一头骆驼,雇用一个向导的想法。
男主人也很干脆,租骆驼可以,谈妥价钱,留够押金,随时都可以牵走。向导的事情免谈,而且,他还劝燕赵,不是十分必要,千万不要冒险穿越魔鬼城,从哪里过去,不死也得扒层皮。
告别主人一家,把行李全部压在骆驼身上,众人一身轻松,悲歌负责牵着骆驼,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在主人家门前等着,燕赵一个人,独自去寻找向导。
舞倾城要陪他一起去,燕赵狠心拒绝了,止不定还要走多远呢,能让舞倾城少走几步路,就能多保存几分体力。简直体贴到了极致。
舞倾城感动得杠杠的,小眼圈儿通红。不负光阴不负卿,她下了决心。
燕赵还不知道,他不经意间的小动作,让他这个人,已经彻底在舞倾城心底生了根,薅都薅不走了。
他哼着小曲儿,一路打问,慢慢的,他就笑不出来了,一连走了十户人家,一听说要过魔鬼城,价钱都没谈,就直接拒绝了。司机师傅说的那句话,得到了完美的应验,不会有人愿意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