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玄武藏头(2/2)
可是,偏偏就是那一句假话,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把整个剧情的性质彻底反转,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天大谎言。
玄武的故事被燕赵编得有鼻子有眼儿,他欺负现场的人都听不懂,“按照风水学的说法,玄武之山,应该低头俯伏,山势渐渐向穴场下垂,迎受葬穴,墓穴在前,龟山在后,也称‘玄武垂头’,看,哪儿、哪儿,像不像是龟......哪个,王八的脑袋。”
燕赵本来想说的是“**”,突然想起这个象声词是用来形容二绿豆、二老六的,当着舞倾城的面,这样直呼二燕赵的大名,粗俗不雅,也显得忒没文化,临时改成了王八脑袋。
燕赵没有韦小宝那样大的本事,故事的剧情也不是那么狗血雷人,但是,十之五六句真话还是有的。“玄武垂头”,在风水学中,有明确的记载,郭璞《葬经》有云: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是人间四大著名的风水,也是风水学中,对地势走热的称谓。
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风水之学,玄奥难测,燕赵只在书中见过“玄武垂头”这种说法,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玄武应该怎么垂头,他根本就不懂。
他抱定了一个宗旨,反正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哪儿走都成,不如编造一个说法,大家走起来还有个奔头,其中的秘密,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
当年,有曹操在行军时“画梅止渴”;今日,有燕赵在盗墓时“雪中生谣”,二者异曲同工,作用相同,哈哈!
**********
没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还硬充有文化!燕赵就犯了这个毛病......
那座山,看上去的确是玄武的形状,但是,那个“王八脑袋”,却是燕赵给硬安上去的。
玄武之穴,有二种情状,第一种就是燕赵方才所说的,“玄武垂头”,四大主贵地穴之一。
第二种情况,统称为“玄武不垂头”,不垂者,为据尸。
缪希雍《葬经翼穴病篇》有云:“玄武拒尸者,星峰无降势也......
玄武不垂,又分两种,一是“玄武昂头”,玄武主山昂首,表面龙脉未尽,非结穴之地,葬之不祥。即便龙脉已尽,玄武头高昂而无拱持的情态,拒之而不欲纳,不吉。
二是“玄武藏头”,玄武的山势,如果不是斯趋垂伏,而是呈突兀而断的形状,看不见玄武的首级,就是“玄武藏头”了,大凶!
燕赵这个半吊子,无意之中,把大家引到了“玄武藏头”的凶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