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跑的树(2/2)
随着刺藤怪的离开,墓道内,居然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光明,越来越亮,有门儿,前方一定有出口,燕赵喜形于色,追得越发的来劲儿。
跑着跑着,燕赵感觉刺藤怪突然向前一跃,前方,貌似出现了一个深渊,刺藤怪的身影,瞬间就消失在燕赵的视线之内,没有高大的刺藤怪遮挡视线,燕赵眼前,亮如白昼。
光芒夺目,燕赵猛然来了个急刹车,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在地底下游荡了多久,眼睛早已经适应了黑暗,突然看到耀眼的光明,很不习惯,担心被灼伤,急忙闭上双眼,又慢慢睁开。
草你姥姥的,终于特么的找到出口了!
燕赵抱着舞倾城,欢呼雀跃。希望,就在前方,一百米外。
光明,总是能够带给人希望和力量,燕赵慢慢的冷静了下来,满天的阴郁,一扫而空......
先把倾城安顿好,再无牵无挂的回去找绿豆和悲歌。燕赵做好了打算。
舞倾城望着若有所思的燕赵,盈盈浅笑,仿佛读懂了燕赵的心思,想抛下我,做梦。
墓道四周的墙壁上,满满的都是墓刻,舞倾城为了追寻点游文化而来,之前,被行尸、怪兽赶得疲于奔命,即使有大宗遗迹展现在她面前,她也无顾及。此刻,心情平和,处境相对安全,经历了九死一生,又肩负着老教授的重托,自然不能一无所获,回去后没法儿交待。
然而,墓道内的这些壁画,和点游文化依然没有一点关系,充分展现着大唐的朝代特征,雁塔晨钟、骊山晚照,她一幅一幅的向燕赵解释,草堂烟雾、灞柳风雪、华岳仙掌,盛唐之时古城西安的盛景,跃然壁上。
纵观整个唐朝,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大唐帝国对他们的影响之久之深。
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这些壁画石刻,中西方文化特色兼容并蓄,维妙维肖,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舞倾城由衷赞叹,如果她研究的是大唐文化,此次,一定会满载而归,可惜,她追循的是失落的文明,宝山空回,心中不也免有些遗憾......
遍地烽烟,哪及我一处尘川......
燕赵理解舞倾城的落寞,连忙安慰,舞倾城轻轻摇了摇头,“点游人本来就没有文化,追循他们的根源,本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燕赵心道:明知道没有那么容易,还有什么可失望的!这句话,他也就是在心里头嘀咕嘀咕,当着舞倾城的面儿要是说出来,舞倾城还不得骂他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