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单光子雪崩碰撞(1/2)
随着主持人在台上喊道,现场的各位专家对北京天文台的这个计划没有任何的异议,大家都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下一位上台的是来自云南天文台的谢玉娜科员,谢玉娜是小凡的老熟人了,小凡在别人的掌声中也对着谢玉娜大声的喊道:“加油,谢玉娜。”云南天文台虽然在暗物质研究方面还处于刚开始的阶段,但是云南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设计基础可是国内一流的,全国首颗发射升空的天文望远镜就是云南天文台发射的这颗南风1号,而且配备了许多附属的仪器,比如之前提过的高能粒子成像仪,还有红外成像仪,等离子体辐射度计等等,可以说除了后来居上的宇宙局,云南天文台在设计方面在全国排名第一,所以小凡和曾天益也非常期待云南天文台这位谢玉娜科员的计划。
谢玉娜是云南人,由于长期待在昆明,每天受到紫外线的辐射非常的多,因此谢玉娜有着一副黑黝黝的脸蛋,看上去非常的健康,而且看起来很接地气,不像北京天文台的莫可,一上去就有一种女神的气质,让人欲罢不能。谢玉娜以前曾经获得过国内火箭设计比赛的一等奖,所以她对于火箭和望远镜的设计能力不容小觑。
一同前来的范大伟主任一幅非常淡定的眼神看着谢玉娜,他推了推自己反光的眼睛,看上去非常的自信,有种势在必得的感觉。
“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天文台的谢玉娜。”
谢玉娜在自我介绍玩之后打开了仅有2页的一个ppt,第一页显示了两幅天文望远镜d成像仪,在天文成像仪的旁边还画了一幅原理图,像是发生了增强的效果。
“前面几个天文台的朋友们都讲的非常的好,而且基本都从光路上对天文望远镜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与前面几位不同的是,我们云南天文台的设计的方向并不是光路的压缩,而是弱光信号的探测,大家看,最上面这幅图是我们普通的天文望远镜配备的天文成像采光d系统,采用的基本上是两架四片d的照相机,带了48个滤光片,而这个d相机中的光电探测系统的原理就是基本的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一个光子照射到半导体上面会产生一个电子和一个空穴,从而构成电流通路。),在这样的成像系统上,一个光子只能产生一个单子和空穴,所以基本上多少亿光年外的光线到达d成像系统就会成像出多少亿光年外的图片,比如一台天文望远镜最远的探测深度为50亿光年,那么50亿光年处的光线传播到天文望远镜,自然能成像,而如果超过了50亿光年,由于传播过来的光子信号已经非常的弱,已经超出了这个天文望远镜d材料所能接收到的范围内,那么,这台天文望远镜将看不到50亿光年外的宇宙。”
谢玉娜对于光子和d系统的描述非常的详细,就连对于宇宙完全不懂的厦门市市长刘毅恒都听得津津有味。她接着讲道:
“普通的d的原理就是像上面这个原理图一样,一对一的关系,而我们这次设计的d系统如下图所示,我们在d探测材料的两端加了一个极高的电场,当宇宙深空到来的弱光信号被我们的d材料探测到之后,先在材料的表面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这对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分离,电子继续往材料的内部迁移,而空穴则被前电极吸收,电子在材料内部高场的作用下会发生一个叫做雪崩碰撞的效应,一个电子产生两个电子,两个电子产生四个电子,最后电子越来越多,形成了电信号的放大,这有点类似于一个雪球从山顶上滚下来,越滚雪球上的雪就越多,最后这个雪球就会变得非常的大,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因此,还是刚才的例子,50亿光年外的弱光进入到我们改进的系统之后,会进行电信号的放大,最终成像出50亿光年外的图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