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持阶段9(1/2)
日本东京,街头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中日战争爆发以来,前线的战火虽然还没有波及到这里,但是零星的空袭和远程*打击还是让城市充满了恐慌,大部分居民为了躲避战火,大部分选择离开城市,流亡他乡。朝韩两**队成了进攻的主力,除了驻防九州岛的四十集团军和本州下关的三十八集团军一部。战火摧毁了本州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繁华的城市,日本的经济一落千丈,已经无力维系战争,完全靠美国的援助勉强支撑,战争灰暗的前景迫使刚刚上台的日本新政府不得不考虑改变政策,最为重要的就是停止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和中俄朝韩四国尽快签署停战协议
一个有外相松本带队的使团秘密赶赴北京,和中国政府展开非正式会晤,商讨停战的条件,俄朝韩三国驻中国大使作为非正式代表,受中国政府邀请,列席非正式会晤。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也想尽快结束对日战争,太平洋战事吃紧,中**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解决日本问题,可以抽出更多的军事力量驰援太平洋战场,稳住已经取得的取得的战果,而俄罗斯更为迫切的希望结束对日战争,最好是占领的北海道地区可以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集中全力对付美国和北约联军的进攻。朝韩两国没有多少要求,希望可以在本州取得一块占领地。
中俄朝韩四国经过协商,交给了日本外相一个非正式文件,双方以目前的战线暂时停火,日本政府必须同意四**队控制区域,具体如下:1中**队可以在九州,北海道涵馆及渡鸟半岛,本州西部的下关地区,东部的青森地区驻军,日本政府同意永远放弃对冲绳的主权,交由中国政府管辖,中国可以在条约签订后将四国岛归还日本2。俄罗斯军队可以在北海道出涵馆和渡鸟半岛的所有区域驻防,日本政府同意永远放弃对北方四岛的主权要求。3本州西部的广岛地区由韩**队占,放弃对竹岛主权的要求。4滨田和益阳地区由朝鲜军队占领。5日本必须让驻扎在本州的美军永久撤出。5日本不得拥有攻击性武器,如轰炸机,航母,潜艇,远程*。只能拥有防卫性武器。6没有四国同意,日本不得和其他国家签署任何房屋条约。7战争赔偿问题,在正式谈判中协商。以上条款出赔款问题外,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日本谈判代表团带着协议草本匆匆返回了国内。
面对步步紧逼的朝韩军队和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扑上来的中俄军队,尤其是中国还有整整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和大量海空军集结于本州附近,日军训练有素的部队已经损失殆尽,七个常设师团除了近卫师团外,基本上都重组了一遍,战斗力可想而知,空军和海军更不要提,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舰员在多次海战和空战中损失殆尽,引以为傲的海军基本上全军覆灭,空军也只能勉强保护首都东京的上空安全。这场战争日本已经无力打下去,战争在进行下去,日本只有亡国灭中的命运,至少接受眼前四国提出的条款还有一线生机。日本政府内部对条款争论极大,许多狂热分子据希望与美国的支援和干涉,幻想着可以打败敌人,收回全部国土。刚刚接任首相的河野首相十分气愤,大声地提醒这些家伙要面对现实,并让防卫大臣把日军的现实情况在会议上通报,产业大臣通报日本国内的经济现状,听到这些数据,刚才还叫嚣的家伙都安静了下来,开始商议如何应对四国政府提出的停火条件,拒绝和讨价还价明显是不现实,除了少一些战争赔款,恐怕只能接受这些条件了,日本实在是无力再战了。
带着日本政府的授权,松本外长作为正式谈判代表,带着日本谈判代表团飞到北京,和四国外长正式商讨停战条约,战争赔款问题成了这次谈判的重点,其余的条款原则上日本政府已经全部接受,四国政府并没有在赔款问题上和日本过多纠缠,双方很快就签署了正式的谈判协议,除了六条没有谈判余地的条款外,日本政府承诺以海关收入和海外资产为担保,分十年向中俄朝韩四国支付六千亿瑞士法郎的战争赔款。自条约签订之日起,朝韩军队和部分中**队分批撤出占领区,一年内完成,中国政府在一年后,将四国岛交还日本政府,停止一切军事冲突。条约签订之日起,日本政府敦促驻日美军逐步撤出日本,三个月内全部完成。对日战争以日本的全面失败而告终,中俄朝韩四国实际上从地理上*了日本,除了本州中不得大部分地区和四国岛,日本丧失了昔日的众多港口,重要城市,特别是再次被限制拥有进攻性武器,让日本再次回到二战以后的地位,在四国驻军的严密监视下,完全没有了再次崛起和强大的基础,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再次为他们的狂妄付出了惨重代价。
对日停战协议的签订,对中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摧毁了蠢蠢欲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基础,解除了中国东部潜在的强敌,收复了中国固有的领土,并取得众多日本周边优良的港口,彻底打破了美国封锁中国的企图,让美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帮手,更重要的是中国大批对日作战的海空力量可以驰援太平洋战场,对太平洋战区来说对日作战的胜利后,可以集中全力和美军较量。对俄罗斯来说,打败日本占领北海道是数百年来的夙愿,占领了北海道解决了北方四岛问题,得到了众多的军事基地和不冻港,海军舰队取得了前出北太平洋的便利航道,美国海空军再也无法利用日本的基地对俄罗斯进行监视干扰。对朝鲜韩国来说,打败日本这个奴役了朝鲜半岛数十年的宿敌,实现了近百年的愿望,提振了民族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