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两大主义(2/2)
读后,陆于风感慨万千,他不断思索,认为孙先生所言确有非常积极的现实作用。他在笔记中认真总结,《孙文学说》从认识的角度把人分为三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先知先觉者是英雄豪杰,是支配者,后知后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助手,不知不觉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是“实行家“,只有在先知先觉者的指导下,才能奋起“竭力乐成“。
陆于风觉得自己作为国大的有为青年,理应努力成为第一种,即先知先觉者,要走在革命队伍的前列,因为向周围的同学极力推荐这本《孙文学说》。
可他却不能与他最想分享的“她”探讨这些真知灼见,毕竟他与她已经决裂…
同样是1919年9月,久未与陆于风联络的程佳月在金陵女子大学校内读到了***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这篇文章如一盏明灯,照亮世人前行。
在这篇文章中,***思想的敏锐闪光之处得以彰显,文中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阶级斗争与互助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并在最后提出“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
程佳月认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论述的重中之重在于***认为全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互相敌视的二大阵营,为相逼对峙的二大阶级:就是有产者与无产者。并预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命运…
更根据这个预言,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有产者阶级,于其不满百年的阶级支配之下,就造出比合起所有过去时代曾造的还厚且巨的生产力。有产者阶级不但锻炼致自己于死的武器,并且产出去挥使那些武器的人,而无产阶级终将战胜有产阶级…
***的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深深的震撼着程佳月在内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只是程佳月亦不能与“他”畅谈所学新知,满心的遗憾只能化作一声空叹…
身处南北两地的陆于风和程佳月此刻正不断接受并吸纳着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两种思想,“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这两大主义也将深深的影响着二人今后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