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所谓帝王(2/2)
钱氏摸着太子的瘦得凹陷的脸,“这赵氏是如何养太子的。”
她似露不忍,高贵如此,露出柔弱的一面,却也美极,似救苦救难的菩萨。
“罢了,”她自言自语,忽对身旁的婢女言,“将我备好的物品拿来。”
不过是一件衣裳,但比之他身穿的,好得多。
他忽感暖意。
不可否认的是,钱氏的确待他极好,
如亲子般,嘘寒问暖,
即使她后来有了七皇子,但从未苛待过他,
甚至于,厚待于他。
“母妃。”他握着她瘦骨嶙嶙的手,垂泪。
“阳儿,莫哭。”钱氏卧于榻上,生命垂危。
此乃他至景坤宫第六年。
“母妃,呜呜。”钱氏生的皇七子哭得难以自拔。
李朝阳不知如何是好,
御医说她,已是油尽灯枯,无力回天。
屋内一众仆人哭成一团,而钱氏的乳娘也是默默抹泪,
而钱氏母亲,也在此。
“阳儿,你听我说,”钱氏拉着他的手,“钱氏,如何,它往后乃是你的外家,”
她看向钱夫人,“母亲,你要与父亲好好说,好好,好好,辅佐陛下,好好,辅佐阳儿,”
她喘了口气,“阳儿,你与,与覃儿(皇七子)也得手足和睦,不可,不可…往后反目。”
李朝阳哭道,“母妃,莫说了,身体要紧,”
钱妃紧抓他手,“不,往后若你登位要当个好帝王,不可如…”
你父皇般优柔寡断。
话未完,便合目。
“母妃,娘…”李朝阳落泪,感此悲痛。
时七月初九,时为贵妃的懿德皇后病逝景坤宫。
年末,时十一岁的皇太子带着年幼的七皇子还有秦山公主,住进了东宫,
此乃前所未闻,但乃皇帝首肯。
众臣谏而无用。
……
后来,妹妹秦山公主出嫁,七皇子李越季开府成了英王。
而因钱母妃的遗言,钱氏算是尽心竭力地辅佐他,
乃至于,他与陈氏的事,也是钱国公过府,与丞相商谈,
也是他极力促成的。
毕竟护李朝阳,乃他女儿的遗愿。
而因钱妃病逝,钱氏后继不足,
司马皇后兴风作浪,
司马一族终究一步步壮大。
“正轩。”他幽幽唤道。
“殿下何事?”何子安应。
此,他们于亭中湖畔,湖风轻吹,为酷暑带来一丝凉意。
“陈氏如何?”他言。
他自是指他与陈氏联姻一事。
“这…”何子安委婉道,“陈氏好歹有着太祖的旨意,非是一时半会便可说服。”
李朝阳皱眉,话是没错,可…
“殿下,皇后殿下召您。”宦官通报。
“知了,”他言,“你先回。”他对何子安道。
何子安应是。
皇后召他,不知所谓何事?
“儿臣拜见母后殿下。”他拜。
来的,不止他,还有英王与赵氏子,冀王与李越胜,还有几个礼部臣子。
嫡母召见他们,不过是为了皇帝的生辰。
而余下的皇子皆被外封,不在京。
皇后患头疼症已久,故不能操劳,
然,太皇太后与赵氏皆是近感风寒,也是无奈,
而再下,也未有高位妃子。
故此来商议。
十来人商议至午后,才堪堪议定。
皇后末了,还添上一句,“若待后年胜儿你娶了妻,母后便不必操劳了。”
似忘了,储君在场。
罢了,她司马氏向来如此…
所谓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