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袒露心声(2/2)
“爷爷”若舞忙起身扶过慢步走来的诸葛抚。
诸葛抚呵呵一笑,坐在大石上,将手里的一瓶果酒递给若舞,示意若舞也坐下。
诸葛抚看向前方的百花绿水,翩蝶飞鸟,由衷一叹“来岐幽谷也快十八年了,竟没有一天像今天这样好好的静下来赏赏景看看花,今日倒也算风雅一回了”说完诸葛抚喝了一口果酒,又道“当时觅儿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转眼已是亭亭玉立,她长大了我却老了”
诸葛抚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还有不舍,生命如逝,谁都无可奈何。而他的不舍是对觅儿,他若走了,将留下觅儿一人孤苦伶仃的,这是他最牵挂于心的事。
看着满鬓发白的诸葛抚,若舞鼻头一酸,他服老却不服输,满是皱褶的脸上也看得出那份倔强不屈。
“你来谷中已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我们还没好好的唠唠嗑,今儿难得的机会,陪我说说话吧”诸葛抚花白的头发被风吹的有些凌乱,此时的他是那么的弱不禁风。
若舞仰头喝了一口果酒,诸葛抚酿的酒微甜,后劲却很大,馋嘴的觅儿常常偷喝,也常醉醺醺的出现在诸葛抚面前,诸葛抚看着觅儿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我常常在想是怎样的原因让爷爷归隐于此,也常想爷爷年轻时定英俊不凡,武功盖世,是个畅行天地间的不羁少侠”若舞对诸葛抚充满了敬意,至少只有不平凡的人才甘心归于平静。
诸葛抚被若舞的话逗笑,不掩饰的自豪道“英俊不凡不敢当,不过当年对我倾心的姑娘可不少,世家小姐,江湖侠女,名门掌舵都不在少数”
若舞笑靥,两人同时举起酒壶对碰,相饮而欢。百花下瓣飞似舞,水绿如绸,树碧犹玉。巨石之上席坐一老一少,两人虽着简衣,却气场击扬。老人如一杯埋藏多年的酒,醇厚浓烈,若大意极容易被烈性打了头。少的如一盏泉水,清甜沁脾,若生轻视那份山涧的冰凉会让你凉至心底。
“老夫一生大起大落,历经千事,识人无数,你的经历想必不比老夫逊色。”诸葛抚并没有试探,而是真如一个爷爷想对孙女说些知心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曾精彩纷呈,也都凄凉破碎。
若舞眼神缥缈,她的心事搁在心里,总不愿道出,如今真的可以敞开心扉吗?
“我总在想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世人眼里我该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好人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若舞看向诸葛抚,眼里溢满悲伤“爷爷,我这双手沾满了鲜血,能洗掉吗?扭曲的人生还能重来吗?”若舞一度怨怪是东誉促成了这一切,她也在自我催眠,自己的坏是因为身不由己。这段时日若舞想明白她的怨怪只是想让自己好过些,实则为了东誉她是愿意的,甘愿身处地狱。
若舞的事迹诸葛抚并没有多问,不过三言两语间也知道个大概。再则他深有智慧见地,又观察入微,自己也是闯荡江湖的江湖人,很多事不说也都明了。
“人在江湖,谁的手又是干净的。人人都是各谋其事,又从何断定好坏。好坏,向来复杂、争辩不休,也从未有定论”诸葛抚倒也是个心思开拓,不拘泥拘束的人。
她也曾同楮言争论过好坏,他说是非好坏,只要内心看得明白就是了,立场明确,不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生悔恨。若舞不由自问,自己可生悔恨。其实当时她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若舞自嘲一笑,自己也难免成了俗人,毫不虚掩道“自己的所选所择看似无奈,实则更多的是甘愿,为他赴汤蹈火最开始是因他是最亲的人而后是最爱的人。”自她跌落悬崖睁开眼第一眼见到东誉时,便注定一生纠葛“我未心生悔恨,也不曾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我的人生里有太多的欺骗与利用,又有太多的两难,在不能两全其美的时候往往是伤痕累累的结局。我累了,只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过活又或者就这样归隐山林,平淡无争的过完一生”
看着本是风华绝代、倾世绝雅,本该意气风发,随性纵横如今却困在自己打的死结里迂回徘徊、彷徨无助的若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时而自在不羁时而愁肠百结,显然你的内心在挣扎,想就此终老又不甘心,因有太多的事放不下太多的人割舍不了”诸葛抚平生所遇百事,看人的本事自不会差。
诸葛抚继续开导若舞“既不甘心,又谈什么归隐。很多人都幻想着事情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发生的,你可曾想过,为何你要别人遂着你的意愿,而你却不愿为此退让或者也同样遂着对方的意愿,这岂不是很不公平。当事与愿违时便生出情绪不是自伤便是将怨恨转嫁他人,这便是恩怨情仇。如今你便苦于此困于中”
若舞陷入沉思,体会诸葛抚的话。诸葛抚轻声咳嗽,人老了吹久了风就觉得身体疲乏,今日的天一蓝如洗,视野也变得开阔了。
“人人都有自己看重的人事,你既有自己的执着与坚守,他为何就不能有。你耿耿于怀他对你的伤害却忽略了自己也常伤害着对方,说明白了,自己所受的伤害,往往是自己施加的”
诸葛抚的话震击着若舞内心深处,是啊,她总是希望事情能随着她的意愿发生,她总是怨怪东誉伤害她在乎的人,埋怨排斥东誉的手段行事,同时又希望东誉为她改变变成她希望中的东誉。而她自己呢?对此又付出了什么,可否改变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