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工业起步(1/2)
以赵秀柱的实力,别说两千两银子,二十两银子也贷不了,不过陆骏需要一个典型来宣传刚刚改制的恒丰银行,所以也就特事特批,费劲了口舌,才让宋大掌柜把这两千两银子批下来。
不过两千两银子并不是一次性给赵秀柱的,虽然批下来这么多,但是第一次也就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添置设备,招一些人手,还可以再备上些材料。
而负责监督管账的,则是由恒丰派去一个伙计,另外负责采买东西的,则是由宋义负责,赵秀柱其实只负责加工和技术上的事情。
虽然赵秀柱给人的感觉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但陆骏不会拿金钱去考验人心,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是省不了的。况且这又是自己下了血本的一个项目,当然是更加谨慎。
不过从宋义反应过来的情况看,一切都相安无事。赵秀柱拿着木制的轴承模型,就开始摸索怎么用铁,甚至用钢制成。
这中间涉及到精密加工,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好在有胡尚文在,二人摸索着弄了个车床出来,解决了加工的问题。
当看到车床时,陆骏还惊讶了许久,他在前世虽然听过车床,但是没见过,想不到古代也能做出来。其实也是他大惊小怪,车床自古就有了,只是相比现代的车床,要简单许多,但是基本的加工方式是不变的。
不过这也给了陆骏提了个醒,他虽然不是机械行业出身,但在前世,从影视剧也好,小说也好,知道有工业母机一说,也就是加工机器的机器,车、磨、钻、铣等机器,都属于母机一说。
工业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这些机器的,甚至工业的发展程度,也取决于这些基础的加工设备的性能。后世的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国人的心病,别人能飞四千个小时才大修,我们只能飞四百个小时就要大修一次,就是零件的加工精度以及材料、工艺的不行。
其他方面陆骏不知道,但他知道,高端的加工机床,国外从来都是禁制出口给中国的,包括机床上的芯片也被列入禁运物品中。没有这些高精度的设备,如何加工合格的零件?
中国想要各方面发展,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这需要时间去追上列强的脚步,尤其是工业,更需要积累和沉淀。
事实上,在前世,中国的基础工业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八万吨级的水压机,加工大飞机的龙骨等零件所必须的装备,在前世被中国生产出来了,这也使得国产大飞机项目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吨位超过了俄罗斯的七万五千吨,加工能力更强悍,战斗机的零部件都是一次性锻造成型,不像之前分部件加工,再组装一起,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前世,还是有许多人骂国家这个不行,那个比不上人家,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一副被去了势的心态。却不想想,国家改革开放才三十年,算上建国也才六十来年,人家列强却发展了几百年了!
既然上天让他重生一次,来到这个改变了历史的朝代,为何自己不能把国人的起步点提前一点呢?正巧有胡尚文在,他喜欢研究东西,不如就先研究各种各样的机床。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胡尚文听,倒让胡尚文愣了许久,然后一头钻进赵秀柱家,开始倒腾起来。
等第一个真正的轴承做出来,已经是十天之后了,陆骏拿着这个轴承翻来覆去的看了看,问赵秀柱道:“这个轴承能否直接用在马车上?”
赵秀柱挠了挠头,想了想道:“可以用吧。”
“去把家里的马车赶过来,我们来试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