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如何认知的(3)(1/2)
第三章标记系统的形成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么个规律,我们站在一个山头的时候,山上的每棵树木,就是一单元,每块石头,也是一个单元,我们不会认为山上的石头,跟树木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认为,石头是树木的一部分,也不会认为,树木是石头的一部分,对吧,因为两者完全就没任何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是坐在飞机上呢,那时候,我们就会说,那是某座山,我们根本就不会说那是某棵树木,某个石头,因为在飞机上,我们根本就看不清山上的这些东西,而我们在飞机上看的时候,其实整个山就是一个整体,这时候,山上的树木,石头,是关联的,是一个整体。
如果我们是在太空呢?那还能分清楚地球上的每个山头吗?分不清了,我们只能分清楚几个大洲,几个大洋,那时候,一个大洲是一个单元,一个大洋,也是一个单元,可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地球,去了火星,在火星上看地球,你还能看清楚哪个大洲、哪个大洋吗?看不清了,那时候,地球是一个单元。
在生活中,我们是用这种视角差确立距离的,而我们人大脑对事务的识别,也是立体的,然后这种层次分析,又能表达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而且通过这种尺度,衍生出刻度就行了啊,这不是很简单的原理吗?
更简单的解释,打个比方说,可见光,是分七种颜色,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这几种颜色的光波长,是在某个范围的。
这范围,网上能查到,答案就是:红620nm--760nm
橙592nm--620n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