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体裁,乐府诗!(2/2)
录制现场,越来越多的人闻讯往这边挤,还好有大量的特警维持秩序,否则早就乱了。
“快看啊,何老师就在那儿。”
“哪呢,哪呢......看到了,看到了。”
“听说第三轮要比乐府诗啊。”
“乐府诗?你说的是跟《双雪行》那样的吗,我记得《双雪行》有一千三百多个字吧,该不会,真要比这个啊?”《双雪行》是这个世界最著名的乐府诗之一,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要求背出一个片段,所以很多人还是有些印象。
“也不一定,少点的,一两百,两三百个字也行。”
“那也难啊!”
“没看评委们都在讨论嘛,没道理啊,我记得往常从来没有出现过乐府诗的情况,这届算是开了个先例了。”
评委席上。
征得了主持人的意见后,南海等人开始就这个讨论起来。
上官鹤山和光明两人坚持认为应该换题,因为规定时间只有三十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做出一首乐府诗,三个字,不可能!
唐朝保持中立意见。
所有人都知道,决定权在闫正伟和南海两人身上,毕竟另外几个人只是文学界的人,而这两人是真真正正的诗词界的大佬。
南海拿着拐杖不停地敲着地面,一张老脸时不时地变幻颜色,他比谁都清楚,乐府诗不该出现在这里,可就那么活生生地出现了,而且已经展示了出去,要是收回的话,估计会有不少人会说这是黑幕,可要是不收回,他扫了眼台上的八个小年轻,摇了摇头。
闫正伟也拿不定主意,在思考,他首先就想到了闫烟,可是闫烟会作乐府诗吗?接触过一点,可从来没作过。
两人就那么地陷入沉寂当中,太难下这个抉择了。
何为抬头看了眼荀素的方向,问道:“能写了吗?”
荀素还在等评委的答案,被惊了一跳,“啊?”
何为还以为荀素答应了,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提笔就落,“将进酒”。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何为的动作。
贾山峰用耳麦对着荀素急呼道:“摄像,镜头拍过去,荀素,你也过去,何老师写一句,你读一句!”
“将进酒!”荀素大声对着话筒道。
所有人一怔,呆了。
何老师,你又写酒,我去,你到底是闹哪样啊,要求花,你写酒,要求西湖,你写饮湖上,尼玛,写人生,你都能扯到酒,你到底有多爱酒啊。
而且提笔就写?这可是乐府诗?有那么好写?
何为开始写第一句了,荀素落位了,走到旁边,只要何为写一句,她就跟着读一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话筒声音很响,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何为这是真的开始写了。
而且这两句,直把听的人吓了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