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第31天(上)假日告吹(2/2)
准备去看看岸边的留置鱼钩,弄点吃的做早餐。不知道会弄上来什么鱼?胖子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了,除了偶尔钓上来黄鳝和白鳝,老鳖都是常客了,大部分时候是各种鱼类,但是胖子本就不怎么喜欢那些很多鱼刺的普通鱼类,现在更是吃的毫无欲望可言。
说到鱼,胖子就想起来昨天收获的那条大鲤鱼。虽然池城本地有句话,“冬鲫夏鲤,春鲢秋鳜”。夏天正是吃鲤鱼的好时候。可是实际上,池城人是很少吃鲤鱼的。不像在北方,鲤鱼似乎是很好很名贵的鱼种?也很受欢迎?像是“黄河大鲤鱼”,多出名啊。就连北方的年画上,那个大胖小子抱着的大鱼,似乎也是鲤鱼?
可是据胖子所知,他身边就没有几个吃鲤鱼的,到了饭店里,也几乎找不到有关鲤鱼的菜品,反正他是没见过。就连那些很喜欢吃鱼的,当地号称“渔老鸹”的那些人也都不例外(按照胖子的猜测,所谓渔老鸹应该就是指鸬鹚)。顶多过年的时候,腌制那些咸鱼咸肉,偶尔会做一两条腌鲤鱼。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池城人认为,鲤鱼是“大发”的鱼种,就和池城人不吃老公鸡一样,因为老公鸡也是“大发”的。会使人小病变成大病,甚至勾起身体里潜藏的暗疾与老伤。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毕竟“大发”这种词语更接近土话和中医词汇,胖子可以理解,却不知道怎么准确的表达出来。
胖子自己的记忆里,还是当初他上小学的时候,吃过两次鲤鱼。那是他爹弄回来的,鱼也不小。当时他爹蹲在地上,给鲤鱼去鳞之后,又在鱼身上两边划上了几道口子,把手指伸进去,在鱼肉里耐心的翻找什么。
胖子很好奇,问他爹在干什么?因为没有见过什么鱼需要这样处理的。后来他爹在鱼肉里拽出几条细细的白线,告诉他,这是鲤鱼的筋,就是这几条筋,是鲤鱼腥味和“大发”的根源。胖子那时候还小,只是瞅了两眼就不感兴趣了,自己跑一边玩去。
现在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不过好歹在这边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胖子不再像一开始刚过来时候那么容易感伤。不过鲤鱼要抽筋这件事,昨天好像真给忘记了?也是,平时根本就不吃这种鱼,临时抓到了,哪里还想得起来要抽筋这么冷门的事情?
不过昨天就已经烟熏过一段时间了,现在再去弄,是不是晚了点?要不,去试试看?胖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算了,发就发吧,一条鱼,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才对,又不是毒药。没见在北方,大家经常吃鲤鱼的吗?好像也没听说过吃鲤鱼吃出什么问题来的。可能这种说法,更是一种地域性的差别与大家的认识误区?
到了岸边,一一拎起那些留置的鱼钩,胖子撇撇嘴。今早的收获不大好啊,基本都是空钩,只有一条钩子上挂着一条两三斤的小鲫鱼。好吧,其实在现代社会,两三斤的鲫鱼也不算小了,但是胖子现在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的鱼类体量,乍一看这种体型的鲫鱼,第一个念头,就是“小”。
不过作为早餐,这条“小”鲫鱼也已经绰绰有余。懒得用其他办法了,直接开膛破肚,去除内脏。鱼鳞也不刮,用岸边的湿泥把鱼整个包裹起来。还是这种“叫花鱼”最省事,做出来的鱼肉又足够的细嫩。
把裹着鲫鱼的泥团埋进土里,上面架上柴火烧着。胖子拍拍手上粘着的泥土,行了,等鱼烧熟就可以了,那么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以及接下来,要干点什么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