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收罗金属(2/2)
车子的保险杠是塑料的,没什么用。但是这是越野车啊,保险杠前面还有个高大的防撞杠呢,那个可是铁的,取下来取下来。只是卸下这个防撞杠就废了老鼻子劲了,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用车上的扳手和起子凑合。
好容易把防撞杠弄下来,这么大的体积也不好带啊,刘宝又要想办法把它们肢解分开。又是砸又是撬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气力,最后得到了一背篓的薄皮空心铁管。分量倒是不重,可是太占地方。就这么送一背篓回去似乎不大划得来?得,还是继续把它们砸扁了再说吧。
都快全部砸完了,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刘宝忽然发现,剩下的几根细铁管的端口还是挺锋利的。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直接套在木棍头上,做矛头啊?而且薄铁皮又容易塑形。可是看看几乎全被被砸成扁块的防撞杠,他几乎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感情又做了无用功啊?
算了算了,好歹也是压缩了体积,剩下的几根细铁管留着好了。已经砸完的就带着吧,等到回了宿营地再想办法。
弄完了防撞杠,下面动哪里比较好?想了想,刘宝把主意打到了座椅上。座椅套早已经被他下走了,现在座椅的表面直接就是出厂时候的皮套。
这些皮套的质量可比刘宝自己鞣制的皮革要好多了。拆下来以后还能派上别的用场。嗯,接下来就对座椅下手好了。
拔下座椅顶端的小枕头,下面有两根长长的带缺口的钢条,这是调节枕头高度的,质量不错。
用小刀割下皮套,下层露出来的是发泡海绵。这个有什么用?想了半天,除了睡觉时候舒服一点之外,似乎也没什么用处吧?丢在车里算了。
接下来去掉座椅底座和靠背的皮套与发泡海绵之后,终于露出了整个座椅的铁质框架,可是让刘宝有点失望的是,框架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尤其是靠背,只有外面一圈钢材,加上贴近腰部的网片状弹簧钢。好在底座的金属用料比较多,还算让人满意。
又是想尽了办法,包含各种暴力拆迁手段,刘宝才算是把一个汽车座椅大致完整的拆下来,并且继续拆卸成更小的各种部件,这才装进背篓,准备运回湖边的宿营地。
不知道这一背篓有多少重量。已经有了半背篓的砸扁的防撞杠,再加上部分座椅零件,背在身上,他已经觉得有些沉甸甸的。
第二天出发之后没多久,刘宝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远路无轻担”这句老话。从半山腰,到湖边的宿营地,他差不多花费了一整天的功夫,越到后面,休息的间隔就越短,体力消耗就越大,背着背篓的双肩已经从一开始的酸胀,发展到后来的红肿疼痛。
鉴于这个结果,刘宝不得不面对现实,再次调整了自己预期的携带量。这才走了一天而已,按照鱼的说法,从齐山到他的部落,可差不多要走上一个多星期,十天左右来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