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再次采集(2/2)
基本行程都和昨天差不多,只不过这一路上刘宝都在留心观察,看到了各种可以吃的野菜就会停下来,挖出来给大家尤其是小猫和梅来看,告诉她们这是什么野菜,注意什么特征,回去以后怎么吃等等。
所以今天走的速度要比昨天慢一些。不过慢有慢的好处,观察的可以更细致,那些半大孩子们也可以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抓蚱蜢之类的昆虫。
只是可惜的是,一天下来刘宝都没有发现上好的陶土。虽然理论上说只要是粘土都可以烧制陶器,但是原材料质量好一些,做出来的陶器成品也会更加精良一点。
无奈之下,刘宝也只能在回程的时候,勉强找了块还说的过去的地方,挖出了一些粘土,装进背篓里带上。出发的时候肯定不能去挖,带着一背篓的泥巴走路也太辛苦了,而且那时候也不知道前面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
只有一圈转下来,确认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才能在回去的路上顺便取土。除了挖土之外,看见了藤条他也会割下来,盘成圈,让孩子们背上。路过一片竹林的时候,刘宝还特意钻进去,砍倒几根合适的竹子,削头去尾,也找人帮忙拖回去。
陶土和竹子是刘宝昨晚睡前就想好的事情,要做陶器就离不开陶土。而且制作的时候,也需要竹板制成的工具,才能做起来更加顺手。之前在齐山的时候,刘宝就有过这个经验了。
除了制作竹板竹条等制陶的工具之外,刘宝还想再做几根鱼叉,交给族人。不仅是狩猎队的男人们,其实采集的女人也可以装备上一两根,碰到小河小溪的,也可以试试运气,叉点鱼上来,毕竟这个又没有多大的难度和危险。
而且有了竹子,就可以破成竹条,制成更多的陷阱,比如捕鼠夹子之类的。虽然刘宝不想吃老鼠,但是他相信部落的族人们肯定不会介意这一点。
至于采割藤条,则是在今天的路上临时起意。因为刘宝发现,除了他的背篓和小猫的篮子之外,其余的女人们采集到了东西之后只能用兽皮兜着,或者在手里拿着,实在太不方便,效率也有些低下。
而背篓就不同了,背在背上更省力不说,还可以解放出双手,不妨碍做其他的事情。这一路上,女人们经常往刘宝的背篓上看,看得多了,刘宝才忽然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拍拍脑袋,又疏忽了啊。自己习以为常的事情,难免就会灯下黑,想不到背篓的重要性。
好在有了几个半大小子的帮忙,收取藤条变得很快速,没多久,几个孩子每人身上都背着一大卷,要不是看他们快要背不动了,刘宝还想再去多准备一些。
至于今天的收获也和昨天差不多,不过野菜更多了一些罢了。大家昨晚尝试过盐水煮野菜的滋味后,不说就此爱上它们,至少并不反感,况且又能填饱肚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