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祭祀仪式(2/2)
好像记得,萨满教的基本特点是没有宗派、教祖或祖坛、没有具体教义、崇拜多种神灵,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集中固定的庙宇教堂、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而且,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祭祀。
羊蹄刚才做的可不就是跳神吗?池城后来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傩戏,可能其发展的源头,就是类似于羊蹄的这种祭祀?
按照那部纪录片的说法,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在专心于一件事情而且很虔诚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奇妙的氛围,产生集体催眠的效果。
难道自己刚才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催眠了?刘宝一呆。这还是大白天呢,要是按照传统在晚上举行祭祀,而且参与的人数更多的情况下,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难怪这个时代的巫如此重要,除了他们掌握的知识之外,举行祭祀,带领族人们进入这种难以描述的恍惚状态中,自然会让大家有种奇妙又神异的感觉,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或许他们以为那就是祖神或者神灵所发挥的作用?
想着想着,刘宝的思维又不自觉的跑偏了。他忽然想到有种东西可以很轻易的就让人获得类似的体验,那就是酒。
也就是他现在没有足够的粮食或者浆果等材料,更没有酒曲。不然等他做出酒来,让大家都喝醉一回,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不知道会不会被认为是渎神啊?还是让大家欣喜若狂呢?
……
整个祭祀结束之后,族人们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在族长带领下又回到洞穴中。等到累的不轻的羊蹄缓过劲来,刘宝这才在洞中点燃一根火把,丢进窑炉里。
看着窑火顺利的燃烧起来,刘宝扶着羊蹄的胳膊,走回洞中。羊蹄这回真是出了大力气,以至于气息虽然平稳了,手脚却还仍然有点轻微的颤抖。这也让刘宝越发的惭愧,早知道这样,说什么他也不会鼓动羊蹄去做这仪式。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了。按照刘宝的经验,现在下午点火,至少要到后天才能开窑,因为经过不断改进,窑炉的保温性能越来越好,而且还能中途继续添加燃料,没有一天以上的自然冷却,那是不用考虑靠近窑炉的炉膛的。
傍晚时候,随着狩猎队和采集队的归来,意料之中的情况果然如约出现。狩猎队的男人们还好些,虽然羡慕,但是还能保持冷静。
可是采集队的女人们就不同了,看着族长和羊蹄身上的颜色洁白,“款式新颖”的树皮衣,以及各位留守族老们头上的帽子,她们眼中迸发出的光芒简直让刘宝都感觉有些心惊肉跳,因为他只在那种眼神中读懂了一个意思——狂热!
族长和羊蹄明显也受不了她们的围攻了,于是毫不犹豫的冲刘宝一指,麻溜的就把他给出卖了。
自作孽不可活啊,刘宝在心中哀叹,躲肯定是躲不过去的,没见那些女人们的眼睛已经不是发红,而是在发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