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窑变原因(2/2)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得走了一圈,刘宝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个样子嘛。不然像以前那样,简直就跟待在集中营里似得。他在心里评价着。
等到部落重新走上正轨之后,刘宝又开始闲不住了,总是琢磨着做点什么。现在部族的食物不是大问题了,衣服也有了着落,大家基本都睡上了简单的框架床,卫生问题也正在改善中,那么还有些什么事情呢?
正想着,刘宝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事情没做。之前还花过时间思考的,但是被蛔虫的事情给打断了。
现在过了这些天,有点想不起来了。苦恼的摸摸脑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正在努力回想,刘宝无意中就看见了正在火堆上熬着的骨胶,顿时眼睛一亮,对了!陶器,是黑陶!
上次无意中烧出了黑陶之后,他还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因为深度回忆等等,这事就放下了。眼下暂时没什么大事了,是不是可以考虑下黑陶的问题了?
于是刘宝开始坐下来,仔细回忆当时烧陶的种种过程。前面的工作都和自己在齐山做过的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顶多是羊蹄也帮忙做了陶坯,但是这不是理由吧?难道换个人做就能产生窑变不成?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么窑炉呢?也没有什么问题啊,完全就是按照齐山的造型直接复制过来的。好歹烧了好几次陶器了,之前就算有窑变,但是也没有黑色的出现过。那么这个方面可以不用考虑了。
还有什么?想来想去,刘宝觉得,可能问题还是出在那场突然降临的大雨上面。当时他还在担心,窑炉里烧陶时候的温度很高,猛然碰上雨水剧烈降温,忽冷忽热的话会不会爆炸?后来想到窑炉炉壁的厚度以及保温性能,乃至最后看过窑炉,才放下心来。
但是虽然没有爆炸这么严重,黑陶的出现是不是和这场雨水有什么关系呢?再联想到那些窑变的陶器摆放的位置,似乎都是在窑炉烟囱和通气孔的下面?
是了,这个窑炉虽然是复制齐山的,但是当时他忘记在烟囱上做避雨措施了。难道,真的是因为那场雨?雨水透过烟囱和通气孔,进入了窑炉?隐约间,刘宝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点头绪。
可是也不对啊,雨水又不是墨水,那是透明的啊,怎么会把陶器染黑呢?不对,不可能是雨水直接染色的。要知道,当时窑炉里的陶器都还是高温状态吧?要是碰上雨水还不得炸裂啊?哪还有什么窑变?
那么又是什么缘故呢?咦,我刚才想到了什么?雨水不是墨水,墨水?!刘宝忽然就兴奋了起来。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见过的一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传统徽墨“胡开文”墨锭的制作过程。那上面提到,传统制墨的原料来源,是通过焚烧松木收集烟雾得到的。
既然烟雾可以制墨,那么推断一下,用来染色也是可以的吧?笨啊,自己做过那么多的烟熏鱼烟熏肉,怎么就想不到这一茬呢?烟熏过的肉和鱼,表面不是也变成了咖啡色吗?要是颜色再深点,不就是黑色了?
又仔细的想了一下,刘宝越来越觉得自己推论的有道理。虽然他并不知道黑陶实际的操作工艺是什么,但是有很大可能,黑陶就是这么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