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槐树 > 第一章 离开家乡

第一章 离开家乡(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空破晓 我拔掉了上帝的网线 股神传奇 无尽迷雾 冒牌锦衣卫 帝伐九天 HarryPotter雄狮王座 地球散修传 遨游太空记 终将传奇

甘陇之地,有一远城小县,追究其朝代纪年,却已无从而考。自有世代传说,此乃伏羲生诞之乡,秦族崛起之地,又有世人推崇之神女,——巧娘娘者,每自七月七日,凡未出阁归聘之女,焚香化裱,祈求神女赐以心灵手巧,谓之“乞巧”,是俗延传千年而不朽,亦民之瑰宝也。如此清灵风化之地,倒也平添乡人自豪之意。

祖辈赖以漾水而居,沿河两岸,椽瓦之舍,鸡笼牛棚,狗窝猪圈,一齐铺展开来,虽似杂乱,却自有一番道理。沿河滩上下,耕者侍弄几亩薄田,四季不堪其劳,仅能果腹。

愚所述旧事故人,赖此乡间所生事端,其人足不出周遭二县,事不过琐碎三两,因时逢国家积贫积弱,究其民生所安,社会光景,略述愚下所思,以偿愚之祖父。

其中无有时政之说,亦缺风月之笔,仅聒噪而谈,山野村庄,小户人家生平遭际,别离死生,儿孙所得。自取荣辱,扶揖企望诸君,勿以空穴来风,对号入座为要。其中乡野村调之谈,惊险遭际之遇,莫以君之慧眼责难,晚辈初成一文,假托祖父之实,尽述愚之所虚,其间真真假假,诸公勿以为念,仅供笑料,搏卿莞尔矣。

平生岂得志,弱冠出柴门。

天下初安定,百废俱待兴。

孺子何畏虎,丹心树桃芬。

志在行四海,功成穷梓桑。

一夜朔风起,何处见神州?

才脱牢笼口,便遭十年灾。

——如上所言,自成小序。

这几日北风刮的正紧,草纸糊的烂窗,抵挡不住袭来的寒风,撕心裂肺的聒噪。却也勉强拦住土炕溢出的余热,搁在襁褓大小的一铺土炕上,尽力护着酣睡中的稚儿。望那天空,只见裹着一层破棉絮般的阴云,仿佛只需轻轻一扯,便有纷纷雪花落下来。大地到处笼罩着暗黄色的光芒,日色渐渐暮去。

连日来的奶水不足,孩子时有饥哭,旁边早已伸过手来,连哄带骗拍着乳儿睡了。那妇人,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加上心事郁积,面色暗黄,满脸的憔悴之态,独自在一侧抽泣着。灯影摇曳,恍恍惚惚的:她又想起了王有生。五年前,王有生离开了家乡,去临县师专上了师训班,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稀缺人才,不满两年的时间,王有生便被分派到漳浦县石塘镇公立小学任教。那时,他才二十出头,意气风发,接到通知,即刻打点好行装,只托人给家里捎了口信,便欣然前往。

漳浦县地处秦岭支脉,大小河流纵横如织。群山环抱处,自成盆地。这里四季分明,淳朴民风,高邦古腔世代相传。每逢春社佛日,鬼节腊八,自有一帮人,搭起高台,上演一场场“王侯将相,忠义贤良”,演员全是自村人,孔夫子门未曾进过一天的他们,却能把那一折折戏文背的滚瓜烂熟,上台便咬文嚼字。穿上蟒袍是君王,扛上锄头又是地道的农家汉。大字不识真草莽,耕的五谷又春秋。

这里是古羌人所居之地,流传着一门古老而神秘的祭祀形式,是谓“娱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登五谷。时逢中旬七月,鬼节已莅,众神归位。祝人(大祭司)手执羊皮扇鼓,身穿紫青长衫,闭目自唱念词,神入体,传神意旨,而后卜卦祈签,献畜供牲,香云袅袅,四方生民,焚香化裱,偿还心愿。此盛俗,耗时两夜三天,鼓声不绝,长香不灭。

王有生和同伴合雇脚夫一人,毛驴一头,驮着不多的行李走在深沟之中,高大险峻的崖壁紧挨着,好像被人一刀从中间割断,只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和那不时从山涧滑落的碎石苟延残喘着。七月的天气,酷暑难耐,峡谷里却是出奇的凉爽,汗水浸透的短衫早就被风干,但邹巴巴的黏在三个人的脊背上,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