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诗,生活才会有诗歌(1/2)
我们乘坐的那趟普快临时列车,原本计划是凌晨五点就靠站的,一直在站外等到七点,才缓缓悠悠地进了站,正月里从全国各地加开了很多开往广州的临时列车,在进站之前,都挤到一块儿了。
七点钟从拥挤不堪的列车上走了下来,外面的天已经亮了,可以分明地看出四处都有背着蛇皮袋子的人,滑哥堂嫂那身红色的羽绒服衣服,在一众灰黑色系为主的人群中,灿烂地开放着,尤其耀眼。
广州汽车省站在火车站出口的右侧,在售票大厅内,滑哥的堂兄堂嫂买了前往深圳罗湖的大巴票,而我们买的却是到东莞长安镇的票。原来滑哥的堂兄堂嫂一直都在深圳打工,那边的工资高,他们身上也都有边防证和结婚证等一应证明,而滑哥却一直在东莞长安厦岗的一个大型工业区打工。
正月十一日,东莞的天气有点阴郁,天空中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当我们背着包出现在工业区的时候,我发现四周都是四五层楼高的农民房,出租屋的那些小巷子里行走着的,也是一些跟我们一般打扮,手里提着包或者身上背着蛇皮袋子的人,他们或许跟我们一样,也是来这边谋生之人。
周围的空地上,正在赶建着农民房,有的地方把旧房子干脆连根拔了,重新打地桩,以便建得更高。通往村口的马路上,会不时可以看见停留的大型水泥泵送车,在往施工中的楼房上运送着水泥浆,巷子里的那些道路上,也四处洒落着水泥浆水。由于不断有楼房见缝插针的建造起来,这使得农民房的楼距十分狭窄,基本上仅够两人擦肩而过,行走在其中,很难见到阳光,顶上露出的,只是一线天光,仰头一望,无云的天空犹如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悬在头顶,随时都有可能从天而降。
事实上,这些农民房的主人,将房子建造好后,房主们要么花点钱投资移民到香港,要么出手在dz市里购置着优雅的别墅住下,即便是那些留守在当地的人们,也不会在农民房里住,本地人的居民楼也会成片挤在一块,与农民房老死不相往来。
农民房建造好后,房主们通常是也无心打理,就会把这些楼整栋整栋地出租给外地人看管,外地人也乐得将整栋楼租下来做房东,就从附近的二手杂货店里,买一些桌子凳子床,将房间打扫了,租给那些不愿意在工厂睡冰冷床板的寂寞的男男女女们,工业区上班的人多,这附近的出租屋的生意极好,上午有人搬走了,下午就会有人搬进来,租赁市场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火爆状态,房东们守着一栋楼,比在工厂上班自由,赚得更多,不过,他们也要学会察言观色,东莞外来人员多,鱼龙混杂,如果租给了嫌犯或者流氓地痞,不但租金收不到,还会招惹些麻烦事来,因此有经验的房东通常只将房子出租给那些外来打工的夫妻或者小情侣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