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低气压(2/2)
郭锐不同意:“其实问题不大。这些学生如果有进入公司的意愿,可以短期先回国,半年后再回来。我们在这期间做好用工手续,给他们打开通路。”
“本质上是个买路钱的问题。”郑亚伦说,“总人数不多,我们公司付得起。”
“好的,”阿卡特点头,“不过我需要事先声明,我的部门对一些优秀人才的态度是直接留下。公关上的困难不是我的困难。我不管费用的!”
他恶狠狠地盯着首席财务官海斯曼.伊利亚特。海斯曼笑了笑,没有反对的意思。
随后是营销部门的汇报,布兰迪只用了五分钟念数字。刚才设计部门的抱怨已经说明智能义肢的需求很强劲,他给出的数字只是更明确地佐证。
“我们生意很好,”布兰迪总结,“而且一直有零星用户切掉了自己的自然肢体换成义肢。这符合郭锐的市场判断。全世界90%的人对自己的手脚不满意,他们只是不能面对自己有选择权。”
“很乐观啊,”乔纳森笑道,“我其实不那么乐观。”
郑亚伦抬起头来,郭锐放下了手机。老家伙见多识广,从来都是正能量,今天说这种话?
“我们支持的议员在初选就输掉了,”乔纳森说,“从去年到现在,国会通过了一系列苛刻的法案,民主党正在抛弃硅谷。我们公司有健康的营销和非常敬业的高管,”他对大家点点头,“但未必能抵挡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反科技大潮。”
众人沉默,等他继续发挥。
“州长卡辛将在后年卸任,”他继续说,“而罗米尼.安德森几乎没有上位机会。我们硅谷在法律上、舆论上、政策支持上、民意诉求上将不断撞墙。如果我们火上浇油,再去激怒公众,那产业环境会急剧恶化。”
“有这么严重?”海斯曼说。人力资源总监冯.郝伊瓦多也不以为然:“我们硅谷的公司在校园招聘上依然强势,孩子们还是把进入高科技产业作为人生目标。”
“我们看个视频。”乔纳森拿起遥控器,升起投影屏幕,关上会议室的百叶窗。
“外部环境再坏,”乔纳森一边准备一边说,“也不会坏到底。但要是硅谷自己开始胡闹,那就说不准了。公众并不是不讲理,对科技的担忧在我看来是有道理的。但是……大家看吧。”
大屏幕上闪了一下,出现了一条大河,在落日的照耀下像一根银色带子从群山蜿蜒而出,深入到针叶林中。然后镜头俯冲,进入树林,到了一座平顶建筑面前。它灯火通明,明黄色的屋顶冒出丝丝缕缕的蒸汽。庄重的大山大河,古教堂一般高耸的森林,突然出现这么个黄黄的车间,看着异常刺目。
一个男人的大脸突然出现在镜头前。他身穿羽绒服,带着兜帽,笑容满面。
“这是德尔塔三号数据中心,”他乐呵呵地笑着,指指背后硕大无朋的黄房子,“是我的资产。我三年前投资建设,现在建成了。”
然后他离开了镜头,带着镜头走。很显然这是个航拍旋翼机在跟着他。
“以前的数据中心都是大公司的资产,”他从画外音传了进来,“后来就不同了。我这种小公司也能做。我已经有两个数据中心,这是第三个了。客户们卖云服务器和带宽,价格挺贵,我赚了不少钱。”他声音颤抖,冻得直打哆嗦。
“但是阿拉斯加的政策变了,”他继续念叨,“累进税的台阶突然就变了,我不懂为什么。会计师告诉我,德尔塔公司的盈利太多了,累进税率到了37%——是从20%跳到37%。”
“这个37%是无法理解的。我问了情况,原来是加州换了个议员,议员提了个法案,法案通过了。那么谁选的这个议员呢?是我们阿拉斯加的弟兄们。这些弟兄们是谁养的呢?是企业家,是我。”
他的眼睛瞪起来了:“我出钱建了更大的数据中心,雇了人,他们选了议员,要我交出37%的收入,因为我的数据中心变大了。这事滑稽不?”
他走到机房里去了,掀开一台机器的外壳,把旋翼机抓过一只来仔细拍摄。镜头下只见一些细小的火花在主板上跳动。
“瞧,这台服务器完蛋了。它主板烧了。你在外面看不出来的。”他挥一挥手,“这个数据中心有多少服务器呢?很多。我让这台旋翼机带着你慢慢看,我估计,等最后一台服务器烧完,你得看到下午去了。”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呵呵一笑,“因为这样我就回到了20%的累进税率中去啊。我依然有钱,只是不上那个台阶而已。这事跟议员没有关系。大家不投票选他,他连条狗都不是。我只是不高兴再雇佣咱们的阿拉斯加兄弟了。”
然后他就离开了镜头,让旋翼机带着观众一台接一台地观看服务器主板被烧毁的景象。
“一个都不雇了,你们爱选谁选谁。好冷啊……听说石油公司也在撤离了。我也撤离。哈哈哈哈哈,去领食品券吧,叫花子们!!!”
……
视频结束了,末尾那一声嚎叫回荡在会议室的空气中。大家面色凝重。
“这个人我认识,这一类人我认识好几个。”乔纳森说,“骄狂的硅谷之子,二十多岁就成名,在金钱美女中打滚……他们这样会惹怒公众,而我们会跟他们一起承受怒火。”
郑亚伦不安地敲敲会议桌,凯蒂皱着眉头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郭锐默默的想了一下,说道:“先不急,不要总结。这种事情最近出了很多么?”
与会者陆续回想,还在网络社区里搜索一番,拼凑了几个典型的或者非典型的案例。这些日子旧金山有不少聚会,大家在谈论估值和女人之余,也在谈政府监管和附加税。但是极端行为并不很多,毕竟是全世界最能挣钱的社区,人种又杂,心态都挺开放。
海斯曼甚至觉得乔纳森有点小题大做;“科技公司本来就出怪胎,这个没什么。媒体对科技公司的攻击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只不过今年比较热烈而已。美国怎么会放弃科技?有些大v和政客一时脑子发热,胡说八道,回家了照样把他的高科技玩具拿出来把玩。我敢打赌,这一波反科技浪潮不出半年,就会过去。”
凯蒂看了看新闻头条,忽然在人文频道看到一条更新,标题很另类:“科技狂人的最新时尚——加入伊斯兰教!”打开一看,说的是曼苏尔教派。凯蒂急忙转发给会议室里的诸人。
“你能做什么,你就是什么——我们用了14000个工作时,来证明这句话能写成代码。小游戏,去回答‘你是谁’吧,我们刚刚帮你破解了逻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