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再战保安(五)(2/2)
“那里多半就是流贼大将的位置,前面大当家他们攻击的地点应该是假的。”
张孟诚向身边的大伙说出了自己判断,同时他又补充道:“东南角那块虽然人多,但有不少都是一些伤疲的溃卒。新来到战场的流贼,看上去也因为赶路累的够呛,应该没多少战力。就剩流贼那队护卫骑兵比较扎手,不过只要咱们收拾了他们,这伙流贼照样会被咱们打垮。”
看到身边的部下随着自己的分析,已经观察好战场局势。张孟诚又开口向自己的部下们激励道:“咱们在金鼎山不愁吃喝,安心的过着自己的太平日子,都是因为有大当家他们的照应。官府和地方上其他人不敢开罪咱们,也是因为咱们人强马壮。如今大当家他们局势不利,别说大当家有个万一,就是那边的弟兄们折损过大,咱们在金鼎山的好日子也多半到头了。现在咱们有一个机会,只要你们把性命寄在我这,我保证大伙这辈子富贵荣华。”
马进忠率先开口道:“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寨子里养活了我一家老小,今日我就是豁出这条性命又有何不可。”
张双喜知道三叔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自然是毫无异议。所以他跟着表态道:“三叔你说该怎么办吧,你说要往哪里打,我一定拼死冲进去。”
苏合与身边的喜桂,还有老廖等人也都表示会跟随张孟诚同生共死。只有跟随张孟诚参加此次战斗的另一名学生,没在此时表忠心,而是说出了一些不同的话。
管玉泽仔细观察了一遍战场说道:“先生,虽然流贼人数很多,此时也占据上风。可是参加此次剿贼的官军毕竟不少,流贼自然也是与颇多顾忌。不管其他官军来不来,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一下。”
张孟诚已经明白了自己学生的想法,因为他之前也想到了这个法子。所以他对着管玉泽直接开口点明道:“你是不是想说疑兵。”
管玉泽点头表示确实如此,接着他又说道:“我觉得战场里面,大当家的他们虽然形势不利,但似乎还能撑上一阵子。流贼要想打垮大当家的他们,必定会用上手头最有战力的那队骑兵护卫。如果咱们趁着这批人离去,再借着疑兵的法子全力杀出去,成功的把握应该会大上不少。”
张孟诚虽然也想到了疑兵的计划,可是他认为这个计划操作性并不是很好。布置疑兵的方法本身没有多大难度,让马匹拖着枝条在远处不断掀起灰尘,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陕北多沙尘的环境也很适合做这些。
可是再怎么布置疑兵,也需要分拨人手出去执行。而己方目前总共也才只有七十余名骑兵,若是再分拨出人马,那战力会变得更可怜。
而且流贼只要派出几名哨骑,就能轻松的识破这个粗糙的把戏,目前人手充足的流贼多半可以做到。
就算流贼傻不啦叽的不会派人确认,可难保在这段时间里,战场内的大哥他们直接就被打垮。到那时候自己做的疑兵策略不仅毫无意义,连目前这微小的战机都会失去。而且获得大胜的流贼,可以更肆无忌惮的追击自己。
而管玉泽说的等流贼最后的预备队派出去,这想法就有些儿戏了。真正的战斗,交战双方互相冲锋交战,往往“一茶之顷,胜负已判”。(注一)
而流贼要派出自己最后的骑兵护卫队,先不说大哥他们是否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即使流贼真的派出去了,战场里面的局势肯定已经相当危险,只要一瞬间就能彻底摧毁大哥他们,自己即使偷袭成功也无济于事。
不过虽然不看好这个计划,但是张孟诚还是决定试一试,万一真的幸运到流贼被疑兵吓走,那就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只是在选择出击的时刻,张孟诚无法让自己等到流贼的护卫骑兵队被派出去。所以张孟诚让喜桂等几名换过战马,骑术又不是很好的人向后方跑去布置疑阵。而秀才则是打算在一小会后,就开始对流贼大将所在直接展开袭击。
ps:注一:完整的话是“塞上交兵,一茶之顷,胜负已判,无多时也。”此段话出自《崇祯长编》卷六十二,是身为辽人的副总兵靳国臣说的话。这话说的应该就是简单的白刃战,所以实际上说的也不错。历史上当出现白刃交锋时,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就分出结果。
所以不管是单纯的白刃战,或是欧洲那种排队枪毙后再刺刀冲锋。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都会把自己的队伍尽可能以梯次布置,各部队互相策应。预备队也尽量在最后才使用,就是为了能接应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不利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