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2)
风凉草黄的大草原上散落了一群牛羊。
一老一少漫步游走在荒草之间。
也不见他们如何迈步,却悠忽之间已行出了数里。
只是在这荒凉的草场上,走到哪里似乎都是一样。
“此地水草虽然丰美,为何牛羊却不肥壮?”少年驻足在一座山丘上,望着远处零星的牛羊问道。
“那些都城之中,应有肥羊。”身旁的老者目光投向南方,淡淡笑道。
“那便一路向南!”少年提步而去,只几步,便在数里之外。
老者驻足山丘,再次扫视了一遍荒凉的草原,自言自语道:“混杂于牛羊之间,藏身于世俗之地,便以为能不被发现么?哈哈......哈哈......”老者大笑数声,也迈步而去。
不过两三个呼吸的时间,便追上了少年,一老一少飘飘然朝着南方而去,仿若神仙游历世间。
……
……
月历239年,大月国太祖九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秋末冬初的时候,京都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雪。据后来史料记载,这次大雪创了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之最。
大雪从九月初五这一天突兀地开始飘洒,直到十月二十一日才停,这次大雪导致了几个后果,一是这一月里,京都的交通近乎于瘫痪,每天定时奔行于城中的十几趟马车也不得不停止营业;二是死了很多人,据事后统计,死于这次雪灾的人数大约为十万人,只能是个概数的原因是官方只统计了京都城内的死亡人数,而城外的贫民乃至各州郡的死亡人数实在太多,朝廷也无暇顾及,只能自生自灭;三是本朝太子在这场雪中不幸感染风寒,最后竟不治身亡。
太子殿下以仁义闻名于天下,还未即位,便以赢得了天下归心。
第二件事是远在南方的越王和出征西域的蜀王起兵,各率二十万大军直抵京都城外,越王和蜀王的军队自十一月初到达京都,驻扎至腊月初八,却又各自撤兵回了南方和西域。
四十万大军来回一趟的结果,是沿途的州郡几乎被掳掠一空,不复当年的繁荣,当然,又死了很多人,多得无法统计。
第三件事是太祖震怒,三日内诛杀了四百多个文官。
这是大月国建国来最大的坑杀儒生案,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几起文字狱之一。
但太祖皇帝对诛杀这四百余文官的解释是诛杀前朝余孽,移风去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