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才赚财(2/2)
“我能行,请问奖多少铜钱?”
清清清了清嗓子,脆生脆气地说,“上次大叔背诵诸位圣贤受尽苦痛折磨而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留下千古传诵不朽之作的段落,奖了5文铜钱。这会儿,再掀高潮,只要某位青年才俊一字不漏地完成背诵,本场主奖励10文铜钱,有才子愿试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清清注意到全场五六成的人都在念念有词,暗自思忖:我大宋王朝的老百姓真是太可爱了,仅仅是“学而优则仕”吗?我看是学而优则乐,难怪孔老先生有言在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我忍不住想大喊:不知者不如知之者,因为我赤县神州的诗词歌赋好有魔力,如果不知道这首千古传诵的精美诗作,人生会少多少乐趣呀!!能焕发每个人由内而外的自信吗?此时,连有些目不识丁的老爷爷老太太也被感染熏陶了,也许他们也在琢磨:没想到背诗也能挣钱,当初要是趁年轻多背点,说不定今天就挣得多了,回家我一定叫儿子和孙子日夜苦读,将来为官做宰的,何等荣耀!全场眼神随着背诗的才子流动,好像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奇才,天才,如此篇幅的唐诗竟背得一字不漏,恰如行云流水一般,请大家见贤思齐,在这位公子的学富五车之上更上一层楼。大赏!重奖!特赠与10文铜钱,请公子再接再厉,不负我大宋朝的河清海晏与浩荡皇恩。”清清热情洋溢地赞赏道。
“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民何贵,贵有德。请补充漏掉的一句诗,共六个字。”
“大山崔,嗯,嗯,嗯。”
“罚银一两,答案是‘大山崔,白卉殖’。”
“我大宋朝地广人稠,名山大川不计其数,地形地貌不胜枚举,想必俏男俊女们早已游历过祖国的南疆北国、西水东海,可谓见多识广,接下来考考大家对楹联的掌握,请听题:这是题于巴蜀新都桂湖旁的楹联:风月无边遥望秦川八百里,请对出下联。”
“江山如画古称天府第一湖。”一位二八佳人应声而答。
“好个走万里路观天下景的淑女。”
“这是题于苏州沧浪亭的楹联,上联是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请对下联。”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双。”一位青年脱口而出。
“这是题于南昌滕王阁的楹联,上联是: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请对下联。”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一位富家子弟流利地回答。
“这是题于sd济南大明湖畔的楹联,上联是:杨柳春风万里极乐。请对下联。”
“芙蕖秋月一片大明。”一位五六岁的孩子大声回答。
“妹妹,快奖赏。一位神童诞生了。”
“看来我们清溪镇的父老乡亲真是藏龙卧虎,连一个小孩子都这么不容小觑。接着我出一上联九州春色莺歌燕舞,请对下联。”
“四海征程虎跃龙腾。”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应声而答。
“小弟弟可谓才思敏捷,前途不可估量,妹妹,快拿出我们的诚意。”清清吩咐道。
“今天的国学专场到此结束,明天上午九点,将有更精彩的节目等待大家,感谢大家的捧场,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