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祭之有礼,玩之有趣。(1/2)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满朝满野的传统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内务府已把家谱、祖母高太后父皇宋神宗等祖先像以及牌位等供于上厅,摆好香炉、供品有羊、枣糕,亦称“天地供“。整个神州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远去的列祖列宗,煦帝春节也不例外。
文妃约上八姐妹,共同关心皇室的祭祖活动。
“圣上,请问岁首之说的由来。”文妃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大年初一的下午,帝妃们午睡过后,来到皇家的陵园,礼部侍郎虔诚地司仪:“恭请万岁上香!”,接着读了祝文:“除夕祭祖,是华夏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尊敬的列祖列宗、父皇母后,恩威并重大仁大德贤能古今无双的高太后,儿臣孙辈牢记‘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圣贤观念,在此辞旧迎新之际,儿臣孙辈谨对先辈先贤表示深深的孝敬之意和悠远的怀念之情;再者,祈望祖先神灵可竭力保佑子孙后代,使大宋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福泽绵延。敬祝列祖列宗天界无忧!永享齐天洪福!”
八位美人差人奉献了三十碗枣饭羹、三十杯十大名茶,敬献上三十匹最为精美的丝帛、各地美酒、馔盒、胙﹙音同“作”意为古代祭礼时供的肉﹚肉、献了嘏﹙音同“鼓”,意为“福”﹚辞(福辞之意)、焚了祝文、完成了辞神叩拜等活动。有时鸣锣击鼓,似乎在有意唤起长眠于地下的列祖列宗领受祭品的热情;有时、弦乐伴奏,似乎在为贤能的祖先们增添热烈的生活气氛。
回宫途中,二姐追着文妃问:“妹妹,祭祖为何这般重要呢?”其余美人也期待着文妃回答,大姐故意溜到了队伍后面。
“我昨天问了一下礼部尚书,他说,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旨在期盼皇室后裔的繁盛,所以后辈子嗣们行事之时,神情严肃、仪式隆重、态度恭敬而诚挚,除了皇室,朝野上下,全发源于华夏传统的伦理思想。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
祭祖归去,内监们合理地分发了祭品,各大美人带上各自的贴身侍女与内监,陪着煦帝逛大街去了。
大姐嫌徒步疲惫,带着经常明亮童心童趣四位奴婢听戏曲了,在宽绰的戏院里,刘美人眉飞色舞地随着节奏唱和着,内监与侍女们静静的立于一侧,好吃好喝地侍候着主子,经常明亮欣赏着每桌上摆放的雕刻着花纹的银杯与银碟,童心童趣嗅着热气腾腾香饮子﹙宋代的热饮料﹚,望着银碟里盛满的干果与各色糕点。觉得好无聊!
其余美人与煦帝边走边看,在糖人摊,他们高兴地欣赏着各式各样“画糖”,文妃为大伙每人各买了一个“小太阳”,欣喜地说:“预祝来年能被煦帝的吉祥光芒笼罩,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皆浑身充满光明与温暖”,听得煦帝沉醉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