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荣于斯,耻于斯。(1/2)
八大美人看着文妃一次又一次的承欢雨露,真是妒火中烧,欲罢不能。
有一天,午休后,刘美人私下约上其余七位美人,决定商量一个有力的还击对策。
其实,八姐是不赞同的,但迫于大姐的胁迫,只得从命。
刘美人听说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其实她不知道还有一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大雾浓浓密密,颇有点浓雾压城城欲摧的气势,文妃尤其感到压抑,好像预感到会发生什么,成天提心吊胆的。
刘美人花上重金,约上礼部尚书欧阳慧,来到春雪亭,刘美人戴着防风帽,其实她是怕别人看见。
刘美人一改过去盛气凌人的架势,可怜巴巴地诉苦道:“欧阳大人,素闻您博古通今,十分了得。您也知道,宫里的文妃,仗着自己多读了几本书,欺人太盛,成天以才学绑架君王,擅自独食。真真叫胖了她一个,瘦了一大群。更可气的是,以前圣上无忧无虑的,现如今,这妖女一入宫,害得万岁成天思考毫无意义的背古诗对对联猜谜语等问题,您看,连他的头发也白了几根,全是这妖女害的。敢问先生,可有什么办法让她当众出乖露丑?”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可是万岁的宠妃呀,凤吹箫娘娘,您就不怕皇上怪罪下来吗?”欧阳慧早已吓出一身冷汗。
“自古恶鬼还怕蛮关公,一物降一物,什么都怕,我等姐妹还会活路吗?”刘美人盯着尚书毫不放松,从凤眼里透出的冰冷寒光,好像一股凌厉气浪,立即要把他撵出几丈远似的。
尚书只觉得背部发凉,只得无可奈何地应道:“好吧,后宫斗争自古就是水火不容,龙争虎斗狼豹相残,那下官就告诉您一个高深的对联游戏吧。话说王安石变法不久,有人在大相国寺墙壁发现了一首诗‘终岁荒芜湖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拓条。阿侬去家京洛遥,警心寇盗来攻剽。’开始,人们以为这首诗是丈夫外出,老婆在家感怀而作,直到苏东坡的出现。
苏轼解释说,这是一首含籖诗:﹙音同“趁”,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谶语法包括诗谶、谜谶、戏谶和语谶。﹚首一句,‘终岁’,即十二月,为‘青’字。‘荒芜’即田上长草,为“苗”字。‘湖浦焦’,为去水,为“法”字。三字合拢则为“青苗法”;第二句,‘贫女戴笠’即“安”,‘落拓条’即“石”,合二为一则为“安石”;第三句,‘阿侬’为吴方言,意为“吾”在此通“误”,‘京洛’是国都,于是借指为国,二者合则为误国;第四句,‘寇盗’皆民之贼也,换种说法即贼民,四句合起来正好是九个字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