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苏轼之诗,帝妃畅谈。(1/2)
中午散步后,文妃撒娇道:“父皇,你为儿臣讲一个故事吧,我想听您爱卿的趣事。”
“遵命,谁叫朕这么爱公主殿下呢,你是朕的长女啊。”帝妃二人将角色瞬间切换过来。
“爱妃爱女,苏东坡的相貌是这样的:魁伟,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
“啊,有着健康俊朗的外表,才有阳光洒脱的气质和热爱生命的恒久激情。”虽然政见偶有不合,但煦帝独怜其才。听圣上对爱卿如此单纯明净的怜爱,文妃也不含糊,热情洋溢地赞评道。
“章元弼是我朝一位学者,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到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境界。对于章元弼来说,全世界都可以忘记都可以忽略不计,就是不能够放下苏爱卿的诗词。他把苏东坡的诗词化作生活化作了整个生命,并且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苏东坡的同构关系,乐在其中。
窗前杨花似雪,章元弼感同身受苏东坡的惆怅:‘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秋月当空,章先生手一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痴迷可见一斑。
可是,苏词再好也不能等同于人间烟火。章元弼其貌不扬却极有艳福,他有一个妩媚多姿的漂亮贤妻,亲上加亲,他娶的是自己的表妹陈氏。新婚之夜,大红喜烛映照的一对新人并不是花好月圆,表妹没想到表哥长得这样随心所欲,担心对着这张脸夜里自己会做恶梦,越想越伤心忍不住簌簌掉下眼泪。原想并不如意的郎君会上前安慰一番,谁知透过泪眼望去,章元弼正捧着一本书在红烛下读得入神,当自己是空气一般形同虚设。
陈氏的新婚生活平淡如水。章元弼白天去公干,陈氏收拾房间,满世界的苏词占据着并不宽敞的新房,让陈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晚上章元弼回来吃过的饭捧着苏词很快看得如痴如醉。如果有哪本书找不到,章元弼就很客气地对妻子说:请不要乱动房间了的书。陈氏满腹委屈,闻听此言发作了:‘我的命好苦啊,既然你喜欢书就让书当你的夫人算了。’章元弼是知识分子,很有涵养,他转过身给陈的是一个冰冷的背影,捧在心口的却是新得到的《眉山集》。
这样的吵闹三天一个轮回,两个人都有些吃不消了。陈氏是个勇敢的女人,她打定主意之后和章元弼进行一次长谈,动之以情:既然苏词是我们之间的第三者,既然你为此,冷落我忽视我,请放我一马,放爱一条生路。请你还我自由身,把我休了吧。章元弼有些不愿意,毕竟娶妻子也不容易!可是自己实在分身无术,鱼和熊掌既然不能兼得,就让陈氏你这条美人鱼回到属于她的江湖去吧。
章元弼被休妻了,这件事沸沸扬扬传开了,有说他不该追随才子追到离婚,有说陈氏是个有胆有识的奇女子的。据说苏东坡知道了这件事的始末后,感动之余,仰天长叹道:‘章元弼啊章元弼,你应该将爱好与爱情统筹兼顾啊,把爱妻摆平了,再读我的诗词呀。我在莫名其妙之中,还破坏了你的家庭,我的名声到底是好还是恶,谁能告诉我?即使是间接的,我苏东坡也感到深深的愧疚与不安,这件事肯定会折我十年的阳寿。”
“以才情迷人,以仁德感人,苏学士真乃千古第一才子,震古烁今,可谓无人与之比肩!”文妃不由自主地夸赞道。
“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自古人生如此,正如忠孝难以两全。”煦帝感叹道。
“圣上,您会休了我吗?”文妃担心起来,生怕自己的书痴情结惹恼了煦帝。
“小女子好难养矣!朕已经说过朕胸怀天下,遑论何人何书,尤其是朕的爱妃,岂能容不下?”帝妃二人同时笑了,一个笑得龙颜大悦九天乐,一个笑得春风拂柳雪山融。
散步后,文妃怎么也睡不着,又拿起诗书读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