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银杏林中寻妙对(2/2)
姐妹俩正想坐下来休息,佛印与顾家赶回来了,文妃灵儿喜出望外。
“文妃娘娘,您知道这片杏林是哪个朝代所培育的呢?”佛印高兴地问,他想给文妃一个特殊的见面礼。
“尚且不知呢,愿闻其详,请大哥明示。”
“据说现存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300多棵,多为唐代所植,最早的一棵古银杏树树龄达1050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哇,太神奇了,人类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可谓小巫见巨巫,谁能活上一千岁呢?这些高寿大树旁边的年幼之树的得来,是否是唐人受了春秋战国人的启发呢”文妃大发感叹。
“颇有几分道理。”佛印赞许道。
顾家听此,忙扭头对灵儿说:“我情愿在林中屹立千年,为了你能看上我一眼。”搞得灵儿不好意思起来。
佛印悠悠地说:“各位美人侠士,大可以想象一番如下的迷人情致:此片唐代银杏林,一到隆冬,就会在枝头缀满精致娇美的银杏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灿烂,一到腊月,树上的叶子被风慢慢吹落,一地的银杏叶黄得透亮,铺于草上,洒满林中小路,走在树下,像被金色的阳光撞个满怀,无一例外地让人醉倒了。”
文妃突然忆起祖母曾经把玩过菩提果连缀而成的佛珠项链,好奇地问道:“高僧大哥,请问银杏果与菩提果之间有无联系呢?”
“干脆叫您文妃妹妹算了,这样虚心好问,实在难得也!确实有一丝联系。相传,在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山的菩提树下,释迦牟尼大彻大悟成佛,为表示对佛教的虔诚,此后佛门弟子在寺庙中种植菩提树,将之视为‘佛门圣树’由于菩提树在温带和北方寒冷地区很难生长,我国古代的僧人便将银杏树代替菩提树,以作为我国寺庙的‘佛门圣树’。”
“多谢高僧详细的解说,让妹妹的知识又增加不少。”文妃被佛印看得不好意思了,低头思考如何化解尴尬……
嗅着温暖的春天气息,文妃猛地一拍脑袋,沉稳地说:“妹妹我这里有一天然妙对,请听题,‘煦日高悬,看尽人间冷暖,’”
一想到对对子,佛印欣喜万端,抬头瞥见蔚然大观的银杏林,镇静对曰:“金叶翩飞,扇走世态炎凉。”
“可谓嘉联,苦觅不如偶得。”八姐热情盛赞道。
听其言,观其行。佛印陡然觉得帝妃二人是何等的佳偶天成,自己只好变成一道佛光,默默地为他们祈福吧,自己曾经说过:“佛性,它不在天边,不在莲花宝座,而在于芸芸众生之中。”
然后,佛印与顾家恭顺地跟随于美人们的后边,一步一步地接近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