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文妃迷深林,倦鸟终知返!(1/2)
在桂圆淡淡的花香里,文妃渴望到罗浮山游赏一番。
在老板家,文妃一行向老板辞行了,老板和梅子再三挽留,文妃归心似箭,差安全为他们付了三两黄金,梅子夫妇十分过意不去,将珍藏已久的梅菜装了一大袋,梅子真诚言道:“请万岁爷与民同乐,共享口福,我们山里人,没什么珍贵的礼物相赠,这些梅菜,具有地方特色,在苏大人的寄身之地,要是不晒制些梅菜,怎能对得住人人爱戴敬仰的大人呢?”
文妃觉察到梅子已将梅菜送完了,大大的瓷缸子空空如也了,带着强烈的歉意,力劝道:“梅姐,你们制作这个梅菜十分辛苦,还是留些自己吃吧。”
“娘娘,您看,我家菜园子里梅菜就种了一大块地呢,阳光又好,我俩又勤快,不出十来天的功夫,一大坛子香喷喷的梅菜就制作好了,隔个三五天,就可以蒸一份梅菜扣肉呢,这好吃的扣肉,这份老少皆宜的好菜,还是苏大人教我们做的呢。”
“看来,幸福人家都一样啊,夫唱妇随,你勤我快,靠自己的双手,换来一家人的丰衣足食。”文妃只得叫武侍们系好这些淳朴的礼物。
“梅子,你说,我们再为皇室送点梅干菜和桂圆干如何?”
夫妻俩又收拾了一大袋。
瞧着溢满阳光与大地味道的干梅菜,文妃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巴蜀百姓也会弄这些特色美食。
“走,机会难得,我们去罗浮山游玩一下,如何?”佛印提议道。
“那好吧,我们控制在一个时辰之内。”文妃实在有些疲倦了,又不好意思说她自己想回宫了。
文妃一行辞别了老板一家,梅子送了好远好远。
“苏大人,小的实在为娘娘们捏一把汗,尤其是文妃娘娘有孕在身,可不能有任何闪失呀,所以,选一处山势平缓的地方,较为妥当。”
苏轼领着着美人们来到一处景色清幽的地带。文妃一见清清的深潭,就迷住了,她和姐姐们喜滋滋地坐在一个亭子里。
“静心亭,好名字,难道只有茶可以清心吗,湖光山色一样可以的!”文妃兀自言道,再看这些湖边的树木十分多情,伸出斜倚的弯曲的长枝,像一只只巨手,想要把好奇的人们挽上高空,它们也知道照镜子呢。难道,这些树,前世是美人吗?蓝天,白云,绿树,全都倒映在湖水中,哈,贪玩的景物,像我一样忘了离去。
无限风光在山顶。苏轼自豪言道:“尊贵的娘娘们,这罗浮山,乃天下仙境,也是南粤群山之祖,仙女们,仔细欣赏吧。”
一路上,美人们嘻嘻哈哈,沉浸在无边的浓情绿意中。翠竹多情,滴翠流青,把石梯也染绿了,文妃细细观赏了桂圆花与松树叶各自的针状花朵与细叶,大呼“巧夺天工”,桂圆精致的小花,真像玉簪子;每一棵树,都长得那么蓬蓬勃勃,每一株草,都长得那么芃芃迷人,﹙音同“蓬”﹚,每一块石头,都是那么坚硬,多像大山的筋骨啊;山上的泥土,就像她的肌肉;草木就是她的春装;花儿就是她的配饰,这座名山,也是美人变的,想到这里,文妃又乐了。
“树树皆春色,山山惟朝晖。”面对嘉木成林,在阳光中歌唱的动人情景,文妃脱口而出。
“看来人们都喜欢到野外去赏景,要是王绩成天宅居,会写成这句诗画合一的佳句吗?我们这几天真没有白过。”八姐欣喜言道。
“各位才子,这山间的道道瀑布,可以取那些名字呢?”文妃问道。
“一帘春梦”、“漱玉瑶池”,苏轼佛印先后答道。
“高高低低树,”文妃情不自禁地吟道。
“曲曲环环路,”苏轼接续道。
“叮叮咚咚泉,”佛印道。
“八姐,您说,还有一句是什么?”文妃问。
“哦,此处四百座大山相亲相爱,环抱于一起,大树,山路,瀑泉,全都生长于‘重重叠叠山’哪!”八姐也不想扫大家的兴致。
山间时时传来悦耳的鸟声,文妃灵光一现,惊呼道:“还有一句天然妙对是‘啁啁啾啾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