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真诚为后,仁德施于朝野。(1/2)
夜里,煦帝梦见武侍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嫔妃们,感到心头一阵紧似一阵,竟然从梦中惊醒。雷霆震怒,愤愤琢磨道:朕给你们一点自由,你们就能如此放肆,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让朕头顶飘来朵朵绿云,朕倒要看看,是何处妖风?胆敢刮来这些不祥之云。想罢,竟然头疼欲裂。
见文妃睡得十分香甜,就不再追问了,煦帝架不住沉沉的倦意,重新睡去。
起床时,煦帝想起昨晚的怪梦与担虑,竟然历历在目,如芒刺在背如鱼刺在喉,可谓不吐不快也,一把拉住文妃的手,心急火燎地问:“爱妃呀,你说,你一行前往惠州途中,为何不一人骑一匹马呢,想我堂堂大宋皇室,多几匹马,又有何妨碍哉?”
文妃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伴君如伴虎,小心不一定能行驶得了万年船呢,如此日理万机却又能明察秋毫的万岁,竟然能抓出深潭万米以下的小鱼,不可谓不是“察见渊鱼”。
此问,文妃在路上已考虑好呢,她面不改色,柔声道:“万岁,您也学会了察见渊鱼了吗?我知道万岁问此话的目的,但是,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皆可以奉行开源节流嘛,多一半的马匹,将会多支出一倍的银两,再说,女子的应激反应,岂及男子一半?我大宋武侍们一个个身手矫捷,且心思纯正,若是在路上突发状况,比如,驴飑蹶子、牛发飙,马受惊甚至蛮匪阻截之类的令人胆战心惊的状况,他们就会一把将我们拎起,拼死护驾,从而转危为安。假如,我们这些美人单独骑马,路遇突发险情,只能被跌下马去,后果不堪设想。”﹙注,察见渊鱼,谓明查至能见到深渊之鱼。用以比喻探知别人的隐私,含贬义【出处】《列子?说符》:“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原来如此,吓死朕了,多谢爱妃考虑周全未雨绸缪,可算及时吹散了朕困扰已久的阴霾了,昨晚,竟然做了这个怪梦,请勿见怪,要怪就怪朕这枚不听使唤的大脑。”
原来,煦帝正欲发作满腔怒火,但是听文妃讲什么“察见渊鱼”,一时来不及推敲它的含义,本想问个明白,但是厨丁在场吗,岂不“御颜”扫地?罢,罢,罢。
“圣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原本属于人之常情,我等美人,能让日理万机的万岁眷恋挂怀,实乃荣幸之至受宠若惊,多谢万岁的盛宠。”文妃郑重言道,令煦帝无懈可击,只好陪着傻笑,竟然一时语塞了。
“我知道,万岁也会吃醋的,都怪我未与万岁及时沟通,造成了误会,总之,是我不对。”
“虚惊一场,误会半分。”说罢,帝妃相视一笑,冰释所谓的罅隙与“前嫌”。
早膳前,文妃差夏花传话,请御膳房蒸制了许多碗新鲜的野百合,她要请个位姐姐们尝尝鲜呢。
根据文妃的授意,厨丁们及早研制了润肺美容的蒸“三白”。用纯棉的细纱布洗净了鲜百合,其除了黑乌乌的根须,剩下一个个洁白的囫囵百合,保留其原貌,这是一种怎样美丽的果实呢?乍一看,真想瘦身以后的整蒜。这些扁扁的百合瓣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多像骨肉相连的家人,想到种种人生的无常,文妃实在不忍将它们活活拆散。
玉碗盛来玉肴玉汤。一块雪梨、一块白萝卜也被大体切成百合状,其余就是八个囫囵野百合,全都“坐立”在光洁的玉碗里。
东郭范递上该佳肴,恭顺言道︰“请万岁娘娘用早茶,此乃‘三白’汤,由于这名太俗气了,恳请文后赐名。”
“如此冰清玉洁之佳味,万岁,可否叫做‘冰心玉肺’?”
“玉肺?冰心玉肺?怎么如此令朕费解?”
“取名冰心玉壶的话,实在太普通了,万岁,煦哥哥,臣妾这样取名,实在为您祈福哪。因为令妾时时忧惧的是,万岁时常咳嗽,恨不能将自己的金刚之身与您相换,只得采取此番雕虫薄技,期盼万岁的肺脏纤尘不染,百菌难侵,恰如玉肺一双。”
“爱妃,此言甚是,虽说有点瘆人,但是,爱妃之浓情蜜意,日月可鉴,甚慰朕心,好,冰心玉肺,准奏!”
东郭范兴高采烈地告退了,因为刚才他竟然想起来富家子弟上私塾情景来,自己竟然听的是皇上宠妃的“大课”,或者至少欣赏了一次“凤鸣”吧,想罢,又情不自禁地笑了。
帝妃二人享受着“清欢”。竟然享用了一刻钟。
文妃首先欣赏着这份“色味俱全”的杰作,因为这道清欢小菜,几乎没有香气呢。即使有,也是细若游丝一般。洁白的菜花蜜汁浇于这些小岛之间,有些像深涧里的水,若隐若现;被蒸过的雪梨竟然有着一种沉静的透明,而非银耳般白得咋咋呼呼;白萝卜呢,似乎更加洁白了,诚如白玉,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皆似圭如玉一般无瑕而美好。
文妃饮了一口蜜汁,吃了一个野百合,赞叹道:“此物只配仙人尝,民女何幸享清欢!”
“爱妃,这是什么口感,为何朕又患了‘舌盲’?”煦帝一脸无助之状。
“一分清新,一分面和,一分细腻,八分甘甜,一分微辛,妙可可言也。”文妃也有些词穷,想了片刻,这次使用了十二分制评赞道。
用罢“冰心玉肺”,文妃难过地说:“万岁,我真是有罪之人,我在此享尽清欢与繁华,而学士却在千里之外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呢。”
想到朝廷对苏爱卿向来不厚,立即问道:“学士所患何疾?”
“圣上,我怕有辱圣听。”
“但讲无妨,你我异体同心。”
“我们这位学士大哥,竟然患上了久治不愈有口难言的‘消化道末端’病。”
“爱妃,你赶快派一名御医前往惠州,为爱卿解除病痛。”
“是,臣妾照办,多谢仁德之君王。”
“皇后有赏,请各位娘娘品鉴‘冰心玉肺’。”美人们欣然领命,皆享用得花容格外娇艳。
内监告退后,贤妃生气地发泄着心中的不满,怒道:“自古名不正,就言不顺。什么‘冰心玉肺’,我看是狼心狗肺,连‘冰心玉壶’尚且不知,还当什么‘文妃’‘文后’,我看,当一只蚊子,马上飞走,还差不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