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三人行,必谈东坡诗!(1/2)
黄氏老人招呼学士等人安心休息陪客,叫家人帮着作午饭。
大家吃着美味的菌类新鲜的蔬菜以及别具一格的沙虫大宴,鸿姑娘不忍心令厨子们失望,装出一副迷恋的样子品尝了几口沙虫。
午休后,鸿姑娘再与觉得与当朝最大才子谈论一番他自己的“诗事”,才真正过瘾呢!
“大人,儋州离循州远吗?”
“谢谢仙妹关心,不太远,我兄弟俩刚好隔海相望,经常可以划船往来。”
鸿姑娘喜形于色,赞赏道:“也许你俩才是响当当的文坛兄弟之双璧,见证了一奶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
“谢姑娘!”
“先生,我很喜欢您的许多禅诗,至少有十几首呢!比如《东栏梨花》这首诗:‘惆怅东南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此诗寓示着‘人生短促,美景易逝,一辈子又能看到几次美好的风光呢?’”
苏轼一听,欣喜若狂,激动赞同道:“是呀,人生如此短促,可是许多人却偏偏无视生活中的各种美丽。”
“我也深有同感,比如,在林**上散步,有的人居然面如死灰,目无喜色,简直无视茂林碧叶以及众鸟欢唱之美,丝毫无视植物朋友的无私奉献,不懂将绿树的生机活力以及无与伦比的绿意吸入眼里心里,只知道埋头走路,我还将这种幽情雅意称为‘吸绿’了呢。”
“姑娘好兴致!吸绿吸绿,千古一美事!文妃之独享!”苏轼热情赞扬道。
“谁说不是呢?愚兄我也认为不简单。”苏辙附和道。
“请继续谈论为兄之禅诗,看姑娘的见地是否与我相同。”苏辙怕冷场,献言道。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此番诗情画意的境界,是如此脱俗、清逸,耐人玩味,令人流连忘返;有一句还与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暗相呼应呢。”
“嗯,姑娘见识如此独到,佩服!”兄弟二人赞道。
“先生处处随遇而安,空中流霜,本来是一种难耐的苦寒,可是您却把它当作赏心乐事,可谓‘赏心乐事处处有’呀,从‘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中,我对先生的闲适如禅的自在性情由此可见一斑。”
“透彻!好透彻!”苏辙赞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