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横祸无端已加身(十一)(1/2)
华灯初上,火红的灯光将暗夜照亮,映在一片片青瓦上,一片辉煌。
这些日子天气一向晴朗炎热,到了日落之后,在屋子内躲了一日的市民们纷纷打开大门,或上街消暑闲逛,或者慵懒的撂下自家的厨房里的勺子,牵着小儿去得夜市之中要上一分消暑的冰雪冷元子以及几个开胃的小菜,一边欣赏着街边的精致,闲聊着生活中的琐事。一时间,东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比之白日似乎更要热闹几分。
李存从潘楼中出来,脑子里都在想着方才的点滴,心间有着九分的欣喜以及一分的疑惑。
惊喜的是,自己的书店方才开业不到一月,便拿到了一单足有八万册书籍的生意,而且全是利润丰富的精装,哪怕经过曹和笙的手扣除了一部分利润,那也是上万贯的生意,也能赚下五千贯以上!
要知道,李存家上千亩地二十年的产出,也不过才五六千贯而已!
书籍毕竟不像是粮食、盐铁这等干系到每一户人家,虽然皇宋的读书人为历代之最,但和上万万人口相比,依旧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市场自然也就有限。
天下二十余路四百军州加起来读书人也有一二百万,但书籍毕竟不是必须的粮食,这一二百万读书人中亦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身寒门,读书全然靠借亦或者买那些个廉价的福建版。故而一年下来,整个天下的书籍生意加起来也至多有百万贯出头。
当然,这是除却了太学和各州府县监学校的所需,那些地方的书籍所需向来是由国子监刊印并输送之,其他的书商是无从插手其内的。
而这百多万贯,至少有七成被如尚家、曹家等三四家大书商所垄断着。只有剩下三五十万贯的生意,才会轮到无数的小商家所瓜分。
别看李存的天一阁开业时那几日的生意火爆,每日都是上百贯的流水,但这是托在东京这个全国读书人最为集中的地方的福,而且又是方开业,打了其他同行一个措手不及,又同时运用了数种后世才有的营销手段,这才促成了这么一个火爆的景象。
但这些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毕竟作为一个穿越众的李存和这个时代的人在智商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最多不过是多了近千年的见识罢了。那些用过的手段也只有第一次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只要用过了,很快便会被别家学去,并且用于和自己争抢生意。
比如李存这两日便听说已经有商家请了人写了一个关于前唐时鉴真和尚东渡的话本出来,取名为《东游记》,其间种种皆是抄录西游故事的情节,写出来之后同样请说话先生去讲,然后再往外售卖话本。
只是那故事仓促间写的并不如西游故事那般精彩,而其话本也是用泥活字刊印的,质量粗鄙不堪,只是在遭到那些个家境优渥的顾客们所嫌弃。
不过李存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都是不能够小觑的,也许过不了几个月,便会有一大堆的南游、北游、梦游的传奇故事出来,而他的西游故事的影响力也会在这一堆突然迸发出的故事中被打压到低谷,而话本生意也会被盗版书商给抢夺去了大半。
而且,李存现在最为仰仗的铜活字,也必然不能长久的保存下来,无论是王铁匠那里,还是自己书坊内部,可能泄露出去的人太多了,毕竟谁不爱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